我国的三四线城市是一个蕴藏着丰富消费潜力,且还是在不断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各地板品牌竞争激烈,渠道资源过剩的情况下,很多实木地板十大品牌纷纷试水。但可有企业曾想过,在与三四线城市融合的过程,是否有排斥的可能发生呢?

对于当下地板行业的热门话题渠道下沉,在现今发展的实木地板市场而言却不太适应渠道下沉这一战略方针,从三四线市场的消费现状来看,实木地板难以适应当地环境。

三四线市场注重产品性价比

开拓三四线市场时,地板企业也需考虑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纵观当下市场形势,实木地板和人造板地板的市场占有量比例大约是1∶3。人造板地板以价格优势和产品优势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实木地板深入三四线市场似乎并不占优势。主要原因是,一般以胡桃木、枫木、樱桃木为基材的实木复合地板价格都比较贵。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收入有限,绝大部分是普通工薪层,只有小部分的高端消费者会选择购买价格较高的实木地板品牌。

实木地板“涨价”与三四线市场“水土不服”

市场上的实木地板种类繁多,有柚木、香花梨、原盘豆、非洲格木等,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橡木、番龙眼等。

“主要是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地板价格上涨。”有知情人士称,今年夏天起,美国红橡原木价格不断走高,短短三四个月,每立方米原木材批发价格涨了20%,报价几乎反弹到历史上的最高位。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北美木材的价格曾一落千丈。

实木材料是稀缺性资源,涨价为全球性现象。有资料显示,全球大部分地区木材价格处于高位,其中阔叶木材第三季度平均价格上涨了1.51美元/立方米,达104.88美元/立方米,同比增幅5.8%。其中,受资源紧缺和油价上涨影响,非洲圆盘豆近期报价已从每立方米2600元上涨到3500元。所以,实木地板下沉三、四线市场的时机并不成熟。

实木地板十大品牌企业要是没有设计出充分符合下沉渠道市场的产品系列和价格体系,针对性满足目标人群的消费要求,又迎上当前原材料一路狂涨的局势,只会让自己到这个新环境无法适应。

编辑推荐

缘何一线地板大牌却难以斩获三四线市场?


渠道下沉是近年来的地板行业都在面对的问题,但是各个档次的品牌在“下乡”的过程中却遭遇了不同的待遇,大品牌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由于其价格等方面的因素反而难以应对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而另一方面,部分小品牌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反而在三四线市场上吃香一些。

解析二三线城市的消费环境

曾有学者根据城市“信息化水平”和“服务业比重”两大指标将二三线城市分为四类:分别为现代型城市、制造业型城市、传统型城市和管理者型城市。

现代型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包括几个较为特殊的“旅游城市”,制造业型城市大多为沿海的制造业基地,这两个类型的城市由于其信息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均相对偏高,整体消费能力、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成熟程度也较高,潜在消费规模扩大,是一线地板品牌进驻的优先选择,同时推广难度较小,市场不成问题。

缘何一线品牌在三四线城市推广遇阻?

笔者了解到,传统型城市以中部内陆省份的三线城市为主或者发达省份中的相对落后城市,管理者型城市市辖区面积相对较小,大多处于相对欠发达地区,多为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中心,这两个类别城市的共同点为信息化水平较低,消费者收入水平较低,消费意识还仅仅是前两类城市的跟随者。那么,为何一线品牌在这两类城市中的推广遇阻?

品牌意识尚未觉醒

正是由于传统型城市和管理者型城市信息化水平较低,使消费者接触到一线大牌的机会较小,又由于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受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影响较深,社交圈影响消费圈,一线大牌无法获得如一线城市那般的传播速度。同时,一线城市消费者会将品牌与身份挂钩,认为一线品牌就是自己身份的象征,但在二三线城市由于消费者身边的亲朋好友对品牌认知度较低,品牌对于身份的彰显就显得没有意义了。

刻板印象成阻力

“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于地板品牌的刻板印象也会影响一线品牌的推广,即消费者认为一线品牌就是奢侈品,是自己无法消费的,而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欲望,因此缺少了解一线品牌的动力。

木门业转战三四线城市 经销商如何备战?


在木门市场逐渐成熟起来的情况下,各大木门企业纷纷开始转战三四线市场,作为当地市场的本土木门板品牌而言,新入驻的即外来品牌,木门企业如何完成这完美的转身,经销商还需加强品牌运作能力,成功进驻新的市场。

全面备战区域市场

做县级区域市场的强势品牌。要想成为木门区域市场上行业产品销售的佼佼者,一定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并且快速而有效地付诸行动。只有主动竞争,把各个方面的工作做好做足。因此,经销商一定要有主动竞争的意识,敢于“惹祸”、敢于打破传统和敢于创造传奇,同时,还要把品牌做响、把门店做靓、把销售做深、把关系做宽做久做牢、把服务做精。

小编认为只有全方位的展开主动竞争,事事做在竞争对手的前面,做到消费者的心窝里,让消费者对品牌的高度认可,对木门产品的高度信任,对服务的全程满意,销售才会真正的“水涨船高”,为本品牌打造成区域市场上行业产品的销售冠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专卖店要惹眼

木门专卖店作为品牌和产品与消费者接触的窗口,是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的阵地,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大气、精致的旗舰专卖店能给消费者吃一颗购买本品牌产品的“定位丸”。专卖店建设是一个精细的系统工程,专卖店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品牌、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形象及购买意向,对一个区域市场的操作是否成功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品牌文化、品牌实力、品牌荣誉都是建立消费信任、拉动销售最有效的工具,在专卖店中必须给木门品牌留出足够的展示空间;产品当然是主角,要通过单品展示、店中店等多种方式,并配合画册、折页、标贴、透明贴纸等多种销售辅助工具进行立体展示;消费者体验,体验是通过对我们的品牌文化、品牌主张、品质品位等全方位的体验,从而引导一种适合现代人喝酒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在专卖店中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足够的体验空间,并且通过品牌文化形象、配饰等的综合展示来达到体验的目的。

品牌是持久战

随着竞争的加巨和消费的不断升级,品牌对销售的拉动力越来越大。挖掘利用好品牌的优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木门经销商不用好这个资源是巨大的浪费,经销商要做好品牌在所在区域市场的落地渗透,做好从行业强势品牌到区域一流品牌的转换。这就需要规划,需要投入,需要对市场进行精确分析,需要深入判断市场潜力,真正运用好品牌资源,规划好品牌传播、品牌渗透、品牌操作系统等内容,把品牌传播深入到每一个销售环节,每一个触点中。

用木门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不靠价格取胜,而靠运作体系与品牌价值取胜。每一个品牌的成长都不是偶然的,品牌的发展,是通过厂家与经销商齐心协力的配合,一心一意的协作与执着精神取得的。从木门经销商接受厂家授权之日起,双方就成为紧密联结的合作伙伴,成为共同面对市场的主体,成为共担责任、共同成长的战略合作伙伴。所以一旦双方开始合作,意味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相互交流,沟通市场信息,交流操作市场的经验,共同克服市场操作中的困难,共同解决面对的市场问题。

区域市场合理规划

对所在区域市场的规划能力是区域经销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区域市场的规划是对品牌区域市场操作策略的整体安排,并针对性地构建适合本区域市场的销售系统。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消费者消费习惯等宏观因素,准确判断当地的市场潜力,再根据同行其它品牌在当地市场的操作情况,确定品牌在当地区域市场的进入策略。

在小编看来如果高端品牌发展良好,则说明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消费概念,可采取各个跟进局部突破整体超越的策略;如果当地高端品牌操作不佳,则市场机会更大,可直接采取第一定位的策略,直接以区域第一品牌构建市场。策略决定之后,执行就是关键,经过计划与评估,才能把握节奏,按照不同的开发阶段做好不同的工作。

服务是提升战

良好的服务对于酒类产品的销售是至关重要,建立统一规范服务中心,而经销商在服务方面的意识、资金等的充足又使得服务必须做得到位。因此,在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只要用心就很容易在服务方面超越竞争对手,要想成为区域市场的销售霸主,服务工作绝对要做好——尽最大可能将服务做成“品牌”,让消费者为之称赞,销售业绩也随之上涨。因为,口碑的力量是巨大的!

销售团队专业化

凡是做得成功的经销商,都有其专业的销售队伍,以公司化运作进行规范管理,如价格体系的管理,人员的管理,销售过程的管理。有了专业的销售队伍,才能做好规范的店面销售,才能做好分销体系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拓展餐饮、商超等其它渠道,才能对客户进行良好的跟进与维护。

去库存背景下 三四线城市或成地板行业潜在市场


地板行业发展之路在何方?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地板行业“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也逐渐显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目前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大企业依靠品牌和渠道仍然坚挺,并维持较高增长,而一些小型地板企业开始出现倒闭现象。不少品牌更是陷入了以负面新闻互相攻击的无序竞争状态,成为了“同行才是赤裸裸仇恨”的真实写照。“地板行业发展之路在何方?”成为了地板行业共同的疑惑。

三四线城市或成潜在市场

地板行业发展速度放缓,还受到经济新常态的影响。国家虽出台了多种政策刺激人们对房子的消费欲望,但房地产经济却难以回到之前高速增长的时期。作为地板行业的风向标,房地产经济不景气,地板行业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如何在未来更好地拓展市场,就成为了地板企业眼下应当考虑的事情。

在去库存的背景之下,三四线城市的潜在市场也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向城镇化迈进,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消费能力增强,市场潜力凸显,并逐渐受到地板企业的关注。我国房地产高库存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因此“去库存”的发力也主要是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目前,三四线城市还处于城市化发展的较低阶段,消费潜力值得挖掘,市场空间广阔,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美妙的想象空间,也为地板行业提供巨大的潜在市场。

三四线城市市场潜力虽好,但诸多问题还尚未解决。只有妥善解决实际的具体的发展问题,才能使地板企业在三四线站稳脚跟,真正融入城市经济发展。或许在一段很漫长的时间段过后,三四线城市将会被转化为地板企业的主体战场。

除了原材料涨价 地板行业还应面对哪些难题?


行业缺少“高性价比”人才

节后,各大地板企业都开始了定点招聘普工。一方面,是补充春节未到岗的员工岗位空缺;一方面是挑选更具高性价比的人才。在劳动力招聘市场上,支持辅助性岗位的人才好招,然而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普工、研发人才、技术类高管则越来越难招。“现在,有技术的人才不仅需要高工资,还看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文化。”某地板企业招聘主管如是说。

可以预见的是,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地板行业对关键核心岗位人才的争夺将更激烈。这部分人才企业难以掌控,高端核心人才的议价力将倒逼企业提升。不少学者有先见之明地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应改为“人才服务”。地板企业应有“服务”视角,方能在洗牌战中争取人才优势。

营销岗位人才流动频繁

经过上一年的鏖战,人心思动。当地板市场遇冷,业绩指标却只增不减。在代理商寻找新的地板品牌时,销售人员寻找新的制造企业。在庞大的业绩重压之下,地板企业基层销售人员流动量加大,个别企业甚至出现销售高管大换血。“去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下滑,公司销售高管换了一拨又一拨,往往空降兵还没有熟悉公司,就又走马灯似地撤退了。”一名地板企业管理人员感叹。 前端销售的不稳定,将直接影响地板企业一年的生存和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经济越是低迷,就越需要逆向思维。高管要满脸微笑,不断给员工信心,给团队活力。更要规划企业蓝图,规划团队梦想。增加福利,加快研发,薄利多销加快商品流通。”人才流动频繁和营销人才缺乏,使如何培养人才以及如何留住人才已经成为众多地板企业关注的焦点。尤其在信息时代长大的90后逐渐走入职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根据人才变化趋势做出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调整,值得每个地板企业思考。

不论是行业驶入高速发展的跨车道,还是行业正遇冷,地板企业只拥有了稳定的人才结构,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这要求地板企业在发展方向、企业政策、生产规范等各方面都具有持续的稳定性。解决了这些问题,地板企业的发展之路将更加好走。

三四线城市成潜在市场 地板企业渠道下沉如何突破?


1、“培养渠道”

首先,三、四级市场本身的市场容量很有限,不适合多家经销商共存。倘若高估了市场容量,盲目增设多家经销商,也许在增加经销商的最初,市场的走量确实可以有一点增多,但是在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数值之后,也许销量的曲线会走平线或者往向下的趋势走,这就违背了增设经销商的初衷了,而且最为可怕的恶意杀价就有可能呈蔓延之势会不可控制,这也与地板企业“培养市场”的观点背道而驰。

2、步步为营

在拓展三、四级市场的问题上,地板企业需要本着步步为营的策略,按照已有的渠道管理模式进行。这样的优势在于大品牌企业制定了非常全面、宏观的策略,可以保持一、二级市场与三、四级市场渠道策略的连贯性,更显大企业的大战略。不过,对于三、四级市场来说,任何品牌,无论它在一、二级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如何,对于这个市场都是一样的陌生。所以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市场时,新品牌也好,大品牌也罢,从市场的认知度上来说,它们基本同在一个起跑线上。

3、深入挖掘

面对一、二级城市的激烈竞争以及某些产品市场的日益饱和,深入广阔的三、四级市场确实是一条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比起一、二级市场的激烈竞争,三、四级市场的投入与产出比无疑需要认真考量。国内各区域市场的发展不平衡性非常突出,消费习惯、品牌倾向乃至风土人情千差万别,这些都加剧了企业投入的风险:只是简单拷贝在一、二级市场的成功经验,必然会导致策略的无的放矢;针对各区域市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没有足够的财力交恐怕很难在各区域市场遍地开花、建功立业。

在今年“去库存”的背景下,地板企业不妨考虑将销售渠道下沉,进一步拓展市场。而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市场潜力虽好,但诸多问题还尚未解决。如何处理各类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难题成为地板企业渠道下沉扩张市场的关键。只有妥善解决实际的发展问题,才能使地板企业在三四线站稳脚跟,真正融入城市经济发展。

三四线城市地板市场广阔 定制设计或成新亮点


受益于“地产后周期”效应地板市场空间广阔

受益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地板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一方面,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不断缩小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效提振三四线居民的购物能力,地板消费亟待升级。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房价的不断走高,迫使许多外来务工者重回三四线城市生活,而作为新城镇化的主战场,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政策、资金的密集区,释放大量土地,产生很多需求和机会,这将吸引更多人口回流三四线城市。

此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加速叠加购房收入比的持续下滑,未来购房需求有望持续攀升,地板市场受益于“地产后周期”效应,市场空间广阔。

“定制设计”或成为地板企业的新亮点

虽然地板企业加快了产品更新的频率,但是从现有的产品来看,同类地板产品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进入卖场的地板区,人们很难看到花色、款式完全与众不同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商家努力在地板的外观上拉开差距,但消费者的感受并不明显。

而这一问题并不难理解,因为地板行业没有垄断性技术,生产准入门槛较低,缺乏原创产品的企业会选择“模仿”市场中比较走俏的产品进行生产复制,这样一来,地板市场中就会出现不少相似的产品。

在地板行业中不同品牌的产品差距不是很大,在这个基础上一些商家改变现有的模式从产品服务上做文章,选择“定制设计”作为与其他企业竞争的亮点。这样一来就加大了消费者对地板样式的选择权,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有针对性的生产产品。生产出来的产品风格都是很有个性化的。

此外,目前精装修住宅在我国的住宅总量中占比较低,根据中证网数据,全国住宅平均精装修比例不足10%,而发达国家诸如日本、瑞典、法国、美国、德国等精装住宅占比均达到了80%以上。我国住宅精装修前景十分广阔,为定制地板产品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无论是精装修的广阔前景,还是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满足,“定制”市场的潜力不可忽视。作为地板企业,在重心为用户研发定制地板时,不要忘记在个性化设计的同时忽略了地板的实用性。在地板消费者的心中,最好的定制地板是兼具时尚、实用、个性于一体。

除了原材料涨价 地板业还应面对哪些难题


行业缺少“高性价比”人才

节后,各大地板企业都开始了定点招聘普工。一方面,是补充春节未到岗的员工岗位空缺;一方面是挑选更具高性价比的人才。在劳动力招聘市场上,支持辅助性岗位的人才好招,然而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普工、研发人才、技术类高管则越来越难招。“现在,有技术的人才不仅需要高工资,还看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文化。”某地板企业招聘主管如是说。

可以预见的是,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地板行业对关键核心岗位人才的争夺将更激烈。这部分人才企业难以掌控,高端核心人才的议价力将倒逼企业提升。不少学者有先见之明地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应改为“人才服务”。地板企业应有“服务”视角,方能在洗牌战中争取人才优势。

营销岗位人才流动频繁

经过上一年的鏖战,人心思动。当地板市场遇冷,业绩指标却只增不减。在代理商寻找新的地板品牌时,销售人员寻找新的制造企业。在庞大的业绩重压之下,地板企业基层销售人员流动量加大,个别企业甚至出现销售高管大换血。“去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下滑,公司销售高管换了一拨又一拨,往往空降兵还没有熟悉公司,就又走马灯似地撤退了。”一名地板企业管理人员感叹。前端销售的不稳定,将直接影响地板企业一年的生存和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经济越是低迷,就越需要逆向思维。高管要满脸微笑,不断给员工信心,给团队活力。更要规划企业蓝图,规划团队梦想。增加福利,加快研发,薄利多销加快商品流通。”人才流动频繁和营销人才缺乏,使如何培养人才以及如何留住人才已经成为众多地板企业关注的焦点。尤其在信息时代长大的90后逐渐走入职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根据人才变化趋势做出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调整,值得每个地板企业思考。

不论是行业驶入高速发展的跨车道,还是行业正遇冷,地板企业只拥有了稳定的人才结构,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这要求地板企业在发展方向、企业政策、生产规范等各方面都具有持续的稳定性。解决了这些问题,地板企业的发展之路将更加好走。

辨正看待地板上游原材料涨价 究竟是福还是祸?


原材料涨价考验企业综合应对能力

地板企业需要辩证来看这一轮原材料持续涨价的消息,事实上,这对于地板产业来说,绝非利空,而是利好。原材料涨价,考验恰恰正是地板企业应对外部市场风险冲击的综合应对能力,以及化解原材料涨价带来的企业经营利润和营收规模的能力。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应对不了涨价的冲击,就不能继续在地板行业战斗下去。

首先,涨价可以倒逼所有地板厂商尽快找到走出低价格竞争的新通道,不再持续受到低价格泥潭的拖累和困扰。其次,鞭策企业彻底抛弃对低价格竞争手段的依赖,全身心思投入到对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的创新研究,真正学会跟用户打交道,让用户反过来推动企业的发展蜕变;再者,帮助企业成功踏上一轮中国地板品质消费升级的东风,牢牢把握当前一轮地板消费的品质化、高端化和个性化的东风,让价值取代价格,让品牌取代营销。

原材料涨价引发地板产业竞争变局

同时还应该看到,每一轮因为原材料涨价引发的地板产业竞争变局,都是大企业低成本清洗中小企业,推高行业进入门槛,推动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近年来,地板产业已经步入了成熟期下的寡头竞争,中小企业陷入持续性出局的通道之中。但是,从去年开始新一轮的品牌格局裂变正在发生,其核心不是淘汰中小企业,而是引发地板巨头之间的洗牌与出局。

可以说2017年地板市场竞争的最大亮点,将是一场围绕地板巨头之间的新洗牌战。其核心一定是大巨头之间的较量和博弈,新巨头取代老巨头,从而为新的巨头腾出发展和增长的新空间、新动力。而原材料涨价,无疑就是这一轮洗牌新的导火索,谁的抗涨价能力强,那么谁能抢夺的蛋糕,自然不会太小。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面对原材料涨价潮,地板企业与其盲目抱怨,不如积极寻出路。全面分析原材料涨价给地板产业带来的影响,辨正看待原材料涨价给地板市场造成的冲击,地板企业或许可以从中发现新的商机。

原材料涨价不可抑止 或促地板行业转型升级


涨价潮尚未传导至终端市场

对于此番涨价潮,终端市场还未立即做出反应。记者走访本地多家建材卖场发现,目前各大卖场仍以年终促销为主,大部分产品未见明显涨价。有地板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出厂价已经涨了,不过之前的库存还在,涨价的影响不会这么快就体现在消费端。价格上调可能还不会这么快体现,预计在2017年元旦后市场会有一个大幅的涨价。”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主流地板企业的提价方式主要还是体现在抬高新品定价上。此外,还有更为隐性的措施来降低营销成本、上调产品价格。某地板经销商表示,有工厂已经给出了口头通知,促销资源将明显减少。

地板企业抓住转型升级机会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于地板市场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持不同看法,认为价格上调对整体市场影响有限。“这属于地板行业的一个价格回调,过去两年地板行业频打价格战,产品均价有所下降。”有行业人士表示,地板行业正在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末期,未来消费者对于地板产品的需求可能不再是简单的装修功能,精神上的满足和服务将成为消费者新需求。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此类涨价并非单一品牌的上涨,相信不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地板厂商可以趁着这次涨价,把服务、产品功能再提升一个档次,抓住转型升级的机会。

价格制定政策是唯一与企业利润或盈利能力直接相关的主要因素,合理的价格才能最大限度赢得市场,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如果得不到持续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就会缺乏发展后劲,所以家电产品可以适当上调价格,但考虑到去产能和竞争因素,价格不可能暴涨。”

在国家层面去库存、去杠杆、调整产业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地板行业的价格战或将回归到价值战的理性竞争上来。至少在2017年,地板提价是趋势。当前,地板市场需求疲软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地板企业要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具备良好的利润空间和盈利能力,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理性看待原材料涨价 地板“拼价格”时代即将远去


地板市场“拼价格”时代即将远去

众所周知,地板市场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一部分厂家试图通过低成本低价格的方式在市场上“混水摸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地板行业行情,而这部分厂家往往基础较薄弱,其产品薄利低质,原材料涨价或可以促进这部分企业的淘汰,从而使行业整个市场更加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原材料的上涨,将促使地板市场的竞争,企业拼价格是地板行业市场的一个阶段,而现在这个个阶段已经过去了”。

对有实力的地板企业影响微乎其微

随着行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地板的需求增大,行业内有实力的企业早就已经不靠价格竞争,他们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及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从而消化掉由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因此,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有实力的地板企业影响微乎其微。

原材涨价或可促进地板新材料发展

“穷则变,变则思通”,事物发展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地板行业也是,原材料上涨是一“变”,这一变或促使一部分创新型的地板企业关注其他可替代的原材料或技术,积极拓展地板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地板企业或许可以凭借创新市场的利润补掉原材料方面的短板,从而尽可能少受传统材料的约束。

或促进地板行业协会组织更加完善

从行业角度来讲,原材料上涨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地板市场,甚至对普通的消费者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使得行业内部的积极交流变得十分有必要,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情况下进行一些应对此次涨价风波的变革或势在必行。

原材料的上涨确实给业内一部分企业形成很大的负担,这或促使一部分地板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的时候,为控制生产成本,用低劣甚至伪劣的原材料进行代替生产,这完全是朝不保夕的做法。正确认识原材料涨价的利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会有长久发展的动力。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