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的传统地板行业进入滞涨期,当一部分代工厂每平米利润只有不到一块钱,当大部分经销商每平米利润不超过10%,当整个地板生态产业链都在沦为搬运工的时候。有销无利,有量无价,传统地板经营已走到了一个“低利润、低投入、低产出”的死胡同。如何转型软着陆?如何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够大”、“够慢”、“够厚”的地暖地板行业以一个漂亮的“跨界一字马”给中国地板人指明了新方向。

中国地板,杀手级产品在哪里?

从强化、实木、实木复合三分地板天下之日起,缺乏杀手级产品就一直困扰着中国地板。过分依赖上下游,难以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整个行业的心头之痛。如同短信SP之于通信运营商,安卓系统之于智能机一般,以一个功能带动整个行业变革的产品在地板行业一直没有出现。从90年度木地板行业逐步成型到现如今,地板人一直不缺乏创新思维,我们炒过E0,卖过负离子、银离子和FCF猎醛,喊过地板帮你做运动,尝试过把石材和塑料与木地板融合,可最终市场的反响却总是寥寥。数来数去,能称得上影响行业的杀手级产品,只有E0勉强算半个,因为其不是产品只是标准。至于另外一些曾夺人眼球的“新奇特”?在市面上普及的找到几个?艺术地板,风格地板,美学地板?我更愿意相信走这些路线的企业只是突破无门后的无奈之举。

三“够”,指明传统地板跨界新方向

跨界是这几年比较火的一个词。地板企业的“跨界突围”也并不少见,木门,橱衣柜,整木家居……在笔者看来,放在整个家居建材业这是跨界,对地板企业叫转行。曾与几个地板企业老板和经销商聊过,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享受到地板产业化红利的人,他们对于传统地板是有着相当感情的,但整个行业这几年的过度无序竞争已经透支了这种情怀,“比不过安装工”的事实让他们“跨界为名,转行为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难到传统地板真的不能做到“跨界”?在笔者看来并非绝对。知名互联网企业UC董事长俞永福最近在谈及跨界选择的三个标准时非常值得中国地板人借鉴。在他看来,找跨界的领域需要满足三个够:“够大”、“够慢”、“够厚”。“第一,够大,用户量足够,我们才有折腾空间。”一个没有庞大用户群基础和潜在需求的市场不叫蓝海,充其量只是小池塘,也谈不上给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第二,够慢,当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时,如果那个市场变化非常之快,其实会给我们构成大量的学习成本。”这段话意思是说这个新市场应该已经具有了一定基础,行业规则的演变进化已经相对稳定,学习成本不需太高。“第三,够厚。跨界就是要寻找一个新的商业空间,商业空间本身利润或者整体利润要够高。”这个很好理解,一个高利润的新产业能让渠道快速复制,催熟整个产业。

 “够大”、“够慢”、“够厚”。未来十年,符合这“三够”标准的,又没有脱离地板行业范畴的跨界新蓝海,在笔者看来只有一个——地暖地板行业。

首先,这片蓝海有多大?中国地采暖行业自萌芽以来,水、电两种方式便相伴相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长江以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重庆、贵州、上海等八省两市由于没有集中供暖,消费者对家庭取暖的需求日益庞大。近年就南方冬季湿冷而无集中供暖问题,引发大量社会热议,而由于目前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以及建筑结构等诸多原因,在南方难以实施大规模集中供暖。因此有关部委将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大力推进“分户式采暖”及其运用技术的推广。而据测算,仅南方这八省一市地区地暖市场容量就在千亿级以上。无论是适合地暖的传统地暖地板,又或者是干脆抢过暖通行业的饭碗,独创核心技术的新地暖地板。千亿级市场,怎么说都是一个巨大商机。

其次,这个市场有多慢?暖通行业在国内已经普及了几十年,消费需求比较单一,从产品层面上来说,安全性,发热量,能耗量,安装方式四大方面就是核心问题所在。而传统的水暖因能耗高、价格贵、安装复杂、维护更复杂,一旦出现极端爆管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电地暖产品往往忙于更换材质或埋管布线,忽视掉了地板最重要的木属性,更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地板行业介入这个领域,传统的思路是从解决好变形起拱分层等技术难题入手,推出适应任何地暖环境的木地板。这一点在实木多层地板和以天格、安信为代表的实木地热地板上已得到良好解决,但还是没有脱离传统三大类地板的竞争范畴。对传统地板行业来说,先解决以上四大核心关键,再把手伸过去,抢过暖通行业的饭碗,做真正意义上的新地暖地板,制热地板才是真正迈出跨界一步。而这也有一些企业开始在做了不少探索,如第一代的德威,第二代的尚兰格等以及最新一代的武汉美多制热。

最后,这个行业能有多厚?我们都知道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普及化的过程中,一定是伴随着巨额的高利润。新兴的地暖地板市场,已经抛弃了在传统实木,实木复合,强化地板领域内的红海竞争。左脚在地板行业,右脚却已迈到了采暖行业之中,这样一个漂亮的“跨界一字马”让它能共享共析两个行业的经验和技术。而它面向的也不再是地面装饰材料市场,而是用地板地暖二合一的跨界思维去与暖通行业甚至是空调等行业竞争。有“技”傍身的新地暖地板,它的价值组成将远非传统地板所能比拟去衡量。这种真正意义上“杀手级”跨界产品的出现,一但技术成熟并且有实力企业引导,对整个传统地板行业带来的震荡将是颠覆性的。对其他企业来说,真正的洗牌将不可避免;对率先加入的经销商来说,先到先得的利润回报必定是丰厚无比,塑造地板行业“最后的亿万富翁”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结语

对于被品牌寡头,装饰公司,同行恶性竞争层层压迫下的众多地板企业来说,这是一次比拼经营思路和研发/技术/资金等“软硬”综合实力的生死关口;对于在苦苦挣扎,做地板搬运工的经销商来说,这是一个在地板行业里“站着赚钱”的唯一选择;对于整个传统地板行业来说,这将是一次华丽转型实现软着陆的最后机会。

“最后的战役”已然打响。

站队开始,你怎么选?

精选阅读

跨界整合:地暖地板颠覆地暖和地板行业


“不转型,不发展!不突破,毋宁死!”

传统地板还能怎么创新

中国木地板行业在近20年的发展路程中,技术创新一直推动着行业发展,这里不论是炒作还是实践,都是企业技术创新寻求市场发展的必然。在对几家大型地板企业调研中,笔者发现,仅强化复合地板面层压花工艺这一项,有的企业所用面层钢板就达到200种,几乎涵盖了目前市场上所有工艺。而企业目前还在研发新的工艺,企业负责人无奈的表述“不得不做!”

环保技术、锁扣专利、倒角工艺、防水阻燃等等,从概念到产品,能找的卖点几乎都已挖掘见底。

品牌联盟、团购会,配合微营销、网络电商这些营销方式统统属于“杯水车薪”,脱离了产品根本的营销,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草,更压榨着本已微薄的利润。却让地板人如饮鸩止渴,不得不做!

巨大的产能掩盖不了低下的效益

据6月10日出台的《中国建材家居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木地板行业拥有者世界第一的产销量,但是行业产值仅仅700亿元人民币,相对陶瓷4322亿元,卫浴2550亿元,门窗3649亿元的行业产值来说,地板行业再大的企业老板,都显得体量不足。

目前地板行业产销量前十的企业,其产能都超过千万平米,特别是近3年来的行业发展,众多的年产几十万平米的企业被洗牌,新的产业链集群出现,越来越成熟的工业化生产使得企业比拼管理、研发,地板行业向着更大更全更优的方向发展。

有企业主调侃说“现在连买锯末灰都卖不起价了”,究其原因,是行业利润低下,面对中国地板行业巨大的产能,如何提高行业效益?通过更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更全的产品体系,更优化的生产营销管理,就能让企业生存并有机会发展吗?路在何方?

新思维新技术,传统地板的革命之路!

传统产品本身几无潜力可挖,营销受困于微薄的利润无法支撑,从厂家到终端经销商,几乎都是地板的“搬运工”,现实中不到10%的人真正赚钱,传统的二八法则失效了。地板还怎么赚钱?

营销倡导创新思维,火爆了几年的品牌联盟、团购活动实则造成了经销商及消费者的内伤。走电商模式,依然是渠道加低利润的比拼。高端之路成就的只是少数,现在的市场已经无法支撑新的高端品牌再造。营销理念最终还是必须有实体产品及资金作为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核动力,对于传统木地板企业来说,跳出现有思维进行产品创新理念创新,踏踏实实运用新技术进行产品革新,才是唯一出路。

满足需求的产品开发,才能符合市场规律

当传统地板将概念营销、工艺炒作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消费者已经疲惫市场已混乱,因为市场有需求才是产品存在的必要条件。木地板功能化成为很多地板企业追求的方向,近年市场上出现的地热地板、地暖地板就是这类功能型产品。特别是自身发热的地暖地板更是其中的典型。

据了解,目前研发自发热地板的企业在国内为数不少,以武汉美多制热为例,历时8年,经过几代产品研发,目前推出的纳米碳纤维制热地板,把木地板直接作为采暖热源,消费者无需再增加其他设备或者采暖方式,在地板铺装后就可以享受地暖,而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则是最为普及和廉价的。这样的产品特性解决了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家庭分户式采暖问题。这对于传统地板来说,不是简单的产品功能升级,而是颠覆,更是获得的了国家政策支持及高度关注。

传统地板生产之所以快速发展到现在的产能过剩,核心是产品可以工业化生产,有成熟的产业链。发热地板没有前车可鉴,不是传统木地板与发热材料的简单的组装、移植,从原材料到生产设备,都难以模仿有样学样,特别是产品本身包含了复杂的电力学、电磁学、材料学、物理学等专业学科,同时生产设备涉及激光、电磁、红外、微波、一体化成型工业机器人等一系列的自动化设备,对于有着这样高技术门槛的地板产品来说,意味着必须有足够的企业规模和实力才能进行研发和生产。

这将是地板行业的一次产业升级。目前地板业界大型企业都在此方向做着各自的努力。有人感叹“不再是三两台压机就能开个地板厂时代了。”

跨界整合,地暖地板颠覆地暖和地板两大行业!

为什么选择木地板进行地暖产品开发,美多企业负责人这样描述:一是从地板作为地面装饰材料的特性来说,地暖上铺设木质地板一直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地板生产企业有着巨大的生产能力,从企业本身着眼能够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三是从南方采暖市场来说,水暖产品受制于天然气能源供应、房屋结构无保温设计、老房改造难度大等等多方面原因,发展缓慢。并且国家政策已经明确南方不宜集中供暖,优先推进家庭使用电力进行分户式采暖。

地暖地板的几大优势特别适合南方采暖,一是5分钟快速制热,无需等待和预热,下班回家即开即用。二是可分时间分区域使用,不浪费能源,自由控制。三是地暖地板二合一,不占有限层高,新房铺装一步到位。四是解决老房加装地暖难题,无需拆墙凿洞,在原有地板或者地砖上直接铺装,就可以享受地暖。一间房可以装,全套房也可以装。相对传统采暖来说,初装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维护成本低。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更多大型厂商的进入,地暖地板市场将迎来快速的发展,在给消费者带来温暖与便捷的同时,必将颠覆地板和地暖两大行业。

地板企业玩“跨界” 是迎来暖春还是走进寒冬?


与此同时,地板行业内有关“跨界”的争议也愈演愈烈,跨界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该不该走,并不是由一家企业说了算。跨界之后究竟是迎来发展的暖春还是走进了寒冬,尚待时间来检验。

正方:跨界是发展必然趋势

地板跨界,也是基于当前对行业的分析所做出的相应决策,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激烈,都是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虽然地板产业还在发展之中,但是就地板产业的历史与现状来看,跨界会成为地板的一种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企业积极拓展新利润增长点的方式之一。地板不再局限于工厂式的自销自营,而是不断涌现出跨界合作,抱团共享、资源整合等新型营销模式。未来的地板行业将不再是单打独斗“打价格战”,而是进入强强联合的复合发展之路。

反方:追求大而全反而无特色

整个行业里,上中下游都有各自细分的领域及产品,正因为在这样一种细分领域里,每个地板精耕细作,才能够研发出越来越多的技术精湛的产品。跨界追求大而全的大包围形式,力争面面俱圆,反而导致平均化而无特色,甚至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中立:转型效果还无法下定论

直接从地板行业跨到另一个行业,这可能跟自身在地板行业的发展遇到瓶颈期有关。产业只要有利润,就会存在相对过剩的问题,特别是在很多低门槛的领域。那些高技术、难以进入的行业,企业反而缺乏投资的热情。面对这种情况,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化解方式,只能是通过市场竞争,让一部分企业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虽然不少地板在跨界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布局,但都还在发展当中,成效如何还不是下定论的时候。

其实,对于地板企业来说,不管是“一心多用”的跨界型,还是连续四五代的只做一个品类的坚守型,在国内外都不缺乏成功的商业样本。要不要跨出这一步,需要企业通过长期、细致的调研,认清自己是否需要跨界,还要准备好跨界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能仅凭一时心血来潮。

跨界并购愈发火热 地板企业跨界风险不能忽视


地板企业跨界并购或存一定风险

随着一站式需求有了一定的市场,很多地板企业看好这一市场的潜力,很多地板企业也开始尝试着学习家居行业中的其他家居企业进行跨界并购,这一方面有利于地板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更好的适应市场,但地板企业也需要看到,跨界并购并不一定利好,反而会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对运营良好的地板企业来说,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尤其是跨界并购,并不能视为绝对的利好。毕竟,是重组就带有不确定性,跨界则更会增加地板企业经营风险。地板企业进行产业链并购多少还知根知底,跨界并购则难免“人生地不熟”,有时出了天价还可能碰上蚀本买卖。

地板企业需有效规避跨界风险

地板企业重组并购标的资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作为资产的接纳方,地板企业一定要慎之又慎。有金融专家表示,“市场对并购特别是跨界并购的热捧却让一些交易方过于自信,导致资产注入后非但没有效果,还成为公司的包袱。”

所以,打算跨界并购的地板企业,其企业监管层一定要紧盯跨界风险,对运营良好的地板企业而言,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尤其是跨界并购,并不能视为绝对的利好。毕竟,重组就带有不确定性,会增加地板企业的风险度。不可盲目迎合市场需求而进行跨界并购。

在市场竞争异常复杂的当下,地板企业的发展也必须要考虑到诸多复杂因素。尽管跨界并购看起来是扩大了市场空间,但实际上也为企业发展增大了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地板企业必须要有针对性发展,才能最大程度谋求到利润空间。

跨界之风劲吹 地板企业跨界发展如何因地制宜?


异业联盟:创造双赢的市场利益

纵观整个家居建材行业,异业联盟应该是行业中作为红火的模式了。异业联盟,顾名思义,指产业间并非上下游的垂直关系,而是多方怀有共同行销互惠目的的水平式合作关系而结成一个组织或同盟军,并凭借着彼此间的品牌形象与名气,拉拢更多不同族群的客源,借此来创造双赢的市场利益。

地板人之所以乐于加入联盟,更多的是为增加企业的实力,在产生交易的过程中,亮出自己是某个联盟的一员,就像亮出了一块活招牌,可以增加成功的砝码,也能让地板企业的腰杆子挺得更直。但要一起组织活动,例如促销等,互利互惠比较困难。因为异业联盟,通常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一条绳捆在一起的企业们在产品的诉求、特点、宣传手段等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化,团结性比较差,所以共同促销是不现实的行为。

营销跨界:强强联合抢占市场

营销跨界通常指地板厂家之间的战略性合作,它并非是上下游的关系,可以是不同行业之间达成共识,在力求共赢的基础上而采取营销手段,创造利润。比如,个别卖场与房地产合作,打出买房子送地板的旗号,这也是一种营销跨界的战略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需要有共同目标群体的合作伙伴,强强联合抢占市场。这种模式小品牌比较难做,因为小品牌一般希望找到大品牌的合作,提高成功率,但大品牌却目无下尘,不会轻易与小品牌合作,这也是现实的阻碍。一方面消费者对地板有自己的选择方向,另一方面厂家提供的地板款式、风格都受到局限,消费者往往认为地产商和地板企业在玩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游戏,欺骗消费者,导致效果大打折扣。营销跨界,从策略构想、合作邀请、谈判到执行跟进,只要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让双方的合作画上句号,所以使用营销跨界的模式要小心谨慎。

区域跨界:市场差异导致发展方向不同

区域跨界兴盛于近来的城镇化现象,更多的是指地板业从一二线城市往三四线城市扩张的现象。经过多年的开发,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空间已经不够大,想有大的发展已不可能,再者一二线城市人口密集,所以竞争对手也星罗棋布,在这种现状下,避开竞争或许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现如今,伴随城镇化建设的脚步加快,三四线市场逐渐受到地板企业的关注。三四线城市租金低,市场成熟度低,偏好物美价廉的地板产品。地板企业在选择往三四线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明白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差异。值得思考的还有一点,目前的地板市场不景气,在一二线市场的地板人大部分是泥菩萨过河,如果这时再分散精力往三四线城市发展,是否不是寻找出路而是寻找死路?这还有待市场的考验。

因此,三四线城市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但是远还没有到要大批挺进的阶段,地板企业不妨先打稳一二线城市,达到扩张的实力时再考虑往三四线城市发展才是上上策。

地板企业“玩”跨界 “跨”出新意才是真本事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跨界合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地板企业也不例外,有不少地板企业也开始了跨界之旅,从单一产品品类发展到多品类的发展,在消费观念日渐成熟的时代,地板企业开始大举进军泛家居行业。但“跨界”虽易,要“跨”出新意,在另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非易事。

泛家居时代来临地板企业借势跨界

对于这样的发展趋势,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是市场需求带动了此番变化。的确,地板等家居产品在近年来不断发展,近两年更是发展迅速,不但销售业绩不断提升,卖场内品牌面积也在不断扩张。地板产品能适应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无论在功能还是尺寸上都能量身定做,而扩张做其他家居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市场上也是广受欢迎。因此,这样的市场需求促使很多,甚至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其中。扩张发展集成家居,不仅仅是因为目前国内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和无情,也是营销手段在市场竞争中更趋于多元化的表现,也就是说发展集成家居也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手段,是一种从以前的单一销售向营销方案的进步的表现。经销商在各地建材市场借助“跨界”的手段延伸产品线,使得跨界营销成了当下寻求新机会和新市场的一种手段。

地板跨界需有新意才能博得消费者青睐

纵观我国地板行业,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模式的跨界营销已经初露锋芒了,一些地板品牌企业纷纷试水跨界营销,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比如说,某品牌地板发起的联合家具、涂料、地板等行业品牌的跨界营销模式等,据了解部分地板企业创新性地尝试“多条腿”走路,分散了自身的经营风险的同时,也集聚了更多的客户资源,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实际上,在地板行业并非所有跨界营销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因为目前我国地板企业的跨界营销经验尚浅,且地板行业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品牌化还发展不够成熟,增加了企业跨界营销的难度。为此,地板企业要想成功地跨界,就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品牌、发展战略、运作模式、团队等,才能达到1+12的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跨界之路长路漫漫,地板企业还需且跨且珍惜。

地板企业寻求跨界不能盲目跟风


地板行业发展遭遇阻碍

地板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曾经一度得到飞速发展,但也表现出种种问题。如今的地板市场发展形势严峻,质量不合格、产品抄袭等问题突出。简单来说,我国的地板行业正遭受着重大发展难题。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品牌宣传被忽视,产品跟风严重,地板行业的发展走入一条死胡同。偶尔有企业发现问题却也很难摆脱这种发展模式,为了寻求新的资金链,发展跨界经营成为救命稻草,然而不少企业仍是不得其法,最后不仅跨界没成功反而拖累了本身的主营产品。

地板企业跨界不能盲目而为

对于地板企业而言,跨界或许是一个整合资金的好手段,但没有诀窍也不能成功,那么企业要如何跨界?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地板企业与上游房地产行业实现跨界整合成为大势所趋。这两大行业的联合利大于弊,或将给地板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盈利。

其实,地板企业跨界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盲目“拉帮结派”,在适合自己的行业中寻求同盟,才更有可能成功。只有当联盟有可能达到互利共赢,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共享资源的时候,跨界才算完美了。

跨界要合理才能收获相对应的回报,而盲目的跨界只会给地板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此,地板企业必须要做好市场调查,融合志气相投的企业共同征战市场。

泛家居时代 地板企业如何跨界经营?


现今,泛家居时代已经到来,从整个地板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跨界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并非是每个企业都能够走跨界这一条道路,跨界到其它行业,对于企业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地板企业要想进行跨界,首要调整的便是心态,归零的心态。

地板企业跨界经营,会面临多重风险和阻碍。若要成功跨界进入另一个领域,地板企业应保持归零心态。至于具体的经营策略,首要的是建设网点,以足够多的网点迅速打开销售。

品牌名称更换对于品牌形象具有新难度

现今,就品牌名称的负面新闻数不胜数。对于地板企业而言,关于跨界后的品牌名称,一直也是备受热议的问题。在业内,部分老品牌进行了整合。

在新的跨界经营上,更多企业也倾向于将新的领域与原领域品牌名称合并。纵观国外品牌,跨界也逐渐兴起。但是,原有领域与现进入的领域品牌过于融合,一旦新的领域做不成功,很可能会对原有品牌形象造成损害。

跨界渠道销售对于企业渠道运营有难度

从目前来看,地板跨界不仅在生产环节上有差别,而且在销售环节,诸如销售方式、品牌推广、销售通路上也存在天壤之别。以近似的品牌知名度比较,地板跨界的网点建设、销售渠道建立、导购技能及素质、人员配备要花更多的精力进行终端建设。而被跨界方则应学习隐形渠道的开拓方法,或者借助已有的隐形渠道资源,迅速占有产品的隐形渠道销售通路,减少打开市场的时间周期,从而减少总的投入成本。

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地板企业虽具有先天的网络优势,但是并不能将其网络优势完全复制。因经营思路、营销方式、销售渠道、销售量、团队建设等有区别,新的商家和原有商家对跨领域经营会抱怀疑或迟疑态度,强令现有经销商跨界,可能导致经销商的抵触。

地板企业成功“跨界” 营销创新是前提


创新营销模式实现目标精准直达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互联网时代,地板企业须从销售、体验、服务等多个方面,全面创新营销模式。无论线上主题活动的不间断推出,还是线下大型活动的策划执行,地板企业须站在消费者角度,把用户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做到了让消费者参与,让消费者收益,这样通过全力为消费者服务聚集起来的人气,不但可以扩大“群体效应”,还有助提升活动宣传推广力度。

而通过地板行业众多成功营销案例可知,好的营销手段能让品牌传播如虎添翼。而营销模式的创新在于精准洞察消费者、在于采用消费者更乐于接受的形式,从而实现目标精准直达消费者的脑海中。

“跨界”合作成流行地板企业须理智

近年来,各大家居卖场巨头们在营销创新的基础上纷纷谋求跨界的合作模式,加速产业的发展。那么,对地板企业而言,是否可以通过创新性营销和跨界的交互,来促进销售业绩,提高市场占有率?

商场有句话,“跨界找死,不跨界等死”。那到底是跨还是不跨?答案很简单:跨!但要用正确的方式来跨。跨界可以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给品牌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跨界”关系,也可以让不同品牌实现共赢。

地板企业重组并购标的资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作为资产的接纳方,地板企业一定要慎之又慎。有金融专家表示,“市场对并购特别是跨界并购的热捧却让一些交易方过于自信,导致资产注入后非但没有效果,还成为公司的包袱。”

业内人士认为,对运营良好的地板企业来说,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尤其是跨界并购,并不能视为绝对的利好。毕竟,是重组就带有不确定性,跨界则更会增加地板企业经营风险。地板企业进行产业链并购多少还知根知底,跨界并购则难免“人生地不熟”,有时出了天价还可能碰上蚀本买卖,对此,地板企业须理智对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