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流通效率太低

当今,借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商业技术,国际领先商贸流通企业在新店建设、商品经营、企业管理、营销推广、物流组织等方面的效率已大幅提高,流通成本显著降低。而在我国地板商品物流业,经营商组织化程度低、实力较弱、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政府及行业组织支持不够,商业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还处于普遍落后的水平,从而对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形成极大制约。

终端流通环节繁冗

目前,我国用于房屋装饰装修的地板产品基本都采取分销的方式从生产领域输送到消费领域,即通过制造商、一级分销商、二级分销商、三级分销商的流通链条,实现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每级分销商都产生流通费用,都有利润诉求,多级分销叠加起来必然会产生更多的流通费用。

卖场租金居高不下

近年来,我国地板商家与卖场矛盾不断激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卖场租金不断上涨。众所周知,我国地板市场采取摊位制的运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经营场所所有者(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商)与市场内商品经营者(地板商品经营商)是不同利益主体,他们之间是利益博弈关系,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商要尽可能提高租金或维持高租金水平,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包括地板商家在内的地板商品经营商则希望尽可能低的租金支出,以降低经营费用,提高或保持盈利水平。

产品物流费用过高

当下,我国地板产品的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接近20%,而欧、美、日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比例不到10%。过高的物流费用是推高地板商品流通成本的重要因素。物流费用高,一方面与目前我国道路收费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相关物流设施布局不合理、不科学有关。这两方面都需要改革和改进。

竞争尤为激烈的市场上,地板企业应更加慎重处理资金周转的问题,才能有发展出路。地板企业在危机中要特别捂紧钱袋子,不仅是为了度过不知穷期的危机岁月,更是保证企业肌体存活的前提条件。

小编推荐

实体+虚拟,地板企业或可突破困局


地板企业电商之路如何走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模式盛行。在电商的冲击之下,地板企业纷纷寻求转型。作为传统制造业,地板企业走电商之路自然也存在诸多阻碍。因此,如何解决线上、线下的平衡问题对于地板企业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电商与传统经销商存在矛盾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电商更多地是一种时尚。浏览网店里形形色色的产品,“画饼充饥”般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但没有多少人完全放心通过网上购买地板这样的大件物品。无法深入体验是地板电商“不温不火”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地板电商还牵涉到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问题。

除此之外,多数地板企业的电商道路迟迟无法推进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企业所要开展的电商同传统渠道中的经销商之间存在矛盾。业内人士认为,实体店和电商是有很大区别的,传统渠道与电商在现实中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电商直接冲击传统渠道,有的地板品牌已经靠传统渠道做得很好,再去搞电商一来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二来市场价格相对较低,销量增长也不是一时的事。而且发展电商业务,最主要的是会损害经销商、代理商的利益。

打开市场新局面:“实体+虚拟”模式

目前,我国地板电商的营销模式还不成熟,但这并不影响地板企业对电商的探索,也无法使地板电商的脚步停顿。业内人士表示,即使在西方先进国家,电商目前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渠道,我们无法苛求国内企业一下子就冲垮传统营销模式,电商是一个趋势、潮流,得慢慢来。

地板企业需要正确认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本质上还是买卖,只是采用了网络这种形式,能够迅速聚集大量的潜在消费者。电子商务实质上和传统渠道是一致的,电商所能引发的与代理商最大冲突是价格体系的保护。如果能实现两种渠道的优势互补与利益均分,地板企业就能打开新局面。有业内人士指出:“地板消费特点决定了销售需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上解决公开、公平、公正的消费诉求,同时需要强大的线下资源作为支撑,包括设计、展示、物流等。”

在当下的电商趋势之下,地板企业采用“实体+虚拟”的模式或能打开市场新局面。

后记:

身在科技发达的时代,地板企业也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电子商务利用网络能够使得消费者更加便利的购买地板,但是企业拓展电商还需要一个过程,操之过急也许会导致发展畸形。而“实体+虚拟”的销售模式也许是现在地板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好的销售方法。

打破眼前困局 地板企业创新方能蜕变


坚守品质才有存活空间

跟风进入、盲目扩张,这是许多人对地板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留有的一种坏印象。“中国商家很多就这样,看别人做那块赚钱就一窝蜂上,最后资本大的胜”。更有人笑称,现在个个都做老板了,不产能过剩才怪。并指出,中国人多钱多,却缺技术,以及国内劳动力过剩等问题。“中国的经济就是这样,低端重复,本来是很有前景的行业,一旦兴起,大家就蜂拥而上,最后把市场做烂,价格降,质量也降了,从而倒的倒、关的关”。

谈到技术与质量问题,不少人均对国产地板大有微词。令人不无遗憾的是,有些企业自身产品技术含量低,又只顾眼前不看长远,不一心把品质做好,只知道偷工减料。过去一年,地板企业里的并购潮、倒闭潮等事件此起彼伏……然而在部分人的眼中,这却是再平常不过了,“行业需要洗牌,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淘汰一些弱者,这就是市场经济!”他们坚信,只有靠品质与品牌,才能坚持到最后,品质决定市场,当品牌的价格越来越低,杂牌就自然没有了存活空间。

地板企业创新方能蜕变

诚然,遵循优胜劣汰原则,淘汰的结果,对于还以一个健康的行业也是一件好事,就此,很多人都深表认同,只有那些进行技术革新,并且撑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在他们眼中,任何产业都会有竞争,无非就是比品质、比创新、比服务、比价格、比品味和风格。产业过剩下,没有创新没能力的公司肯定要被出局,靠创新方能拉动产业增长。

当然,市道再坏仍旧是呈现几家欢喜几家愁。企业的生意不好做,除了客观性制约,也可能是从主观上没找对方法,有的做到快要关门大吉,有的订单都接不过来,当中的差别可以很大。在地板行业火爆的时候,有人放弃了百万年薪与朋友一起合伙创立了地板企业。然而,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窝蜂涌入,而是通过提升地板的设计,力求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产品。还推出个性化化定制,按客户的需求定制产品,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企业获得差异化的竞争力,并保持相对较高的利润率。

当前,地板行业到处都是价格战,一窝蜂的发展就是这个结果,起来得快,倒闭更快。地板企业不妨冷静下来搞创新、搞设计,细细规划发展前景更好。

上游涨价下游降 地板企业成了“夹心饼干”


涨价潮卷土重来地板提价成定局

对于地板企业而言,原材料价格的涨跌与企业的生存命脉紧密相连。然而去年9月21日,国家发布“最严治超令”,运费费用涨得飞起,部分地区物流由6元一件货涨到了10元一件,建材每吨运输成本上涨100元。到12月底,因环保整治又给家居、建材行业带来涨价狂潮。时至鸡年2月,涨价潮卷土重来,就这样切入了企业“开工大吉”的喜庆祥和氛围中。在上游材料、配件涨价甚嚣尘上之时,地板行业涨价未能幸免。

去年底,有关各大建材生产商价格上调的消息传遍业内,由于上游供应链成本的上涨,各品牌渠道、经销商将在2017年调整其产品价格。新年伊始,又遇到各种材料的上涨,地板行业提价已成定局。据了解,1月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71.35,环比下降24.82点,同比下降7.17点。经记者走访多个知名建材品牌了解到,目前几乎所有的家居建材品类的价格都已经或正在进行调整。

抢占市场之际地板涨价成顾虑

在此背景下,也有不少地板商家也是顾虑多多。在年初抢占市场份额的黄金节点,面对增加的生产成本,是否将涨价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让一些商家陷入两难抉择中。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上游涨价来势凶猛,但卖场零售终端的涨价气息并不是特别浓厚,不少门店还挂着降价促销的横幅。此外,几乎所有的家居商场都将折扣力度较大的活动定在3月份,所以现在也都纷纷推出营销活动预热。

“年初是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阶段,很多地板企业都在这一阶段着重营销,争取多接订单,因此涨价会成为一些企业的顾虑。第一涨价了抢夺不了年后的市场,第二价格高了未必立得住脚。”相关企业负责人如是说,“我们现在也是在做促销,争取抢占市场,把货铺到经销商那,防止广东等外地企业的一些品牌冲击我们省内,所以最后到零售终端,涨价的趋势并不明显。”

利润空间受压缩新一轮洗牌开启

毫无疑问,这一层层因素叠加正在推高地板企业的运营成本。有业内人士称涨价潮不仅影响着整个终端市场,对于一些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地板厂商而言,也是严重的致命打击,有业内人士感叹称,一些较大企业尚可依托自身库存稀释部分上涨成本,但体量小的企业受冲击肯定比较大,新一轮的行业洗牌或将开启。

一方面是生产成本的增加,一方面是消费者对涨价的抗拒,地板企业该如何面对呢?对此,有业内专家建议,一方面企业应自我调整,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产品含金量。另一方面,在原料上涨、环保严抓的趋势下,企业应加大对环保设备更新的投入,不断升级技术,提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争取适应市场带来的新变化。

很多人只看到涨价的坏处,而笔者认为,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市场机会。其实不管是什么行业,适应涨价是企业必须具备的经营素质。如果地板企业能够准确的分析市场趋势,以及自己在本区域市场的竞争地位,并能够有效运用价格变动,那么涨价将是自身很好的发展机会。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