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家居建材行业,入驻家居卖场的地板等建材企业在经过一次活动之后一般都要上报卖场活动期间完成的销售额达到了多少,在诸多地板商家为了骗取远远高于卖场所收取的管理费的返点而谎报销售情况,那些天文数字般的销售数据就免不了被一些根本没有进入流通渠道的“假单”注了水。

一些商户向家居卖场玩“捉迷藏”,用一个个“假单”冒充真实签单,将全款支付给卖场存一个结款期。卖场用租金收入补贴消费者,这些钱却悄悄地流入了商户的腰包,这让此起彼伏的促销活动陷入尴尬境地:不促销,是死路一条,促销,又真假难辨。

追返点利益“假单”卖场横行

在家居建材市场如此依靠促销带动销售的情况下,各大家居卖场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制定自称最为优惠的促销方案。就在一轮又一轮的火热促销攻势下,家居卖场捷报频传,“日销售七八百万、比节假日卖得还好”、“一个三天促销周期,家具、陶瓷馆卖出5000多万元,比一般节假日翻出十几倍!”这样的消息比比皆是。

“好卖场、好位置,5折销售时一般商家自付30%,卖场补贴20%;7折销售时品牌自付20%,卖场补贴10%;有时候8.5折销售时,品牌自己承担10%,卖场补贴5%。”一位地板经销商向记者透露了商户与卖场联合促销的利益分配状况。正因为卖场有数额不菲的返点补贴,就给一些商家制造“假单”提供了机会,从而将促销数据“注水”。

造假行为不可获得长远发展地板企业需自律

本是用来指导消费的销售排名,由于一些地板商家虚造“假单”变得不再那么可信。但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情,仍然按图索骥,把信任的钞票奉献给部分造假者。“假单”横行的个中原因,在于造假的代价与获得的收益相比,实在是太低了。

卖场虽然统一收银,但收的往往是订金,余款则由品牌送货安装时自己收取。卖场在统计销售额时,却是以合同金额计算的。按照常规,订金要按合同金额的20%收取,但地板销售员为了获得订单,有时地板消费者称没带那么多钱,象征性地交个一二百元,也照样可以签单。

对于转移订单的“假单”来说,对品牌没有什么损失,即使一些卖场收取管理费,在这家店或那家店都得交。“假单”付出的真正代价也就是卖场的管理费,订金只是卖场代收,扣完管理费是要返还给商户的,订单是否真正执行,卖场无须过问,而管理费通常是按照合同金额的1%-2%收取,1万元的订单不过支付100-200元,如果能通过销售排名吸引更多人来签单,这点钱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个别统一收银并收取管理费的卖场甚至纵容品牌开“假单”,以收取更多的管理费。有的卖场按照最低销售额收取管理费,达不到这个额度也会按这个额度收取管理费。与其如此,还不如通过“假单”完成要求的额度,还争得一个好排名,可谓一举两得。另外,一些卖场实行末位淘汰制,一些品牌为了不至于因为销售额太低而被淘汰掉,就用“假单”来提升业绩,不少品牌跟风,“假单”就变得有些泛滥了。

小编在这里还需提醒地板消费者,购买地板产品时还是要多了解所选地板品牌的实力和口碑,卖场提供的销售排名只能做个参考,不能被其左右。而作为地板企业而言,也应该以诚信经营为原则,要使得自身长期发展下去,地板企业需加强对于诚信建设。

扩展阅读

部分地板商家不开发票 消费者权益难以保证


距离中国的“过年”大团圆差不多只有一个月,在年底赶着装修的家庭此刻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近期,长沙雨花区车小姐去某地板专卖店买地板,要求老板开张发票。结果,老板却回答说,都没有发票开,要发票自己去税务局开。没有发票,车小姐最后只好要了张收据,但她越想越不对,于是拿出手机发微博向工商部门求证。

多数商家不开发票

这样的店在长沙不止一家,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在长沙的家居卖场走了一圈,发现不少商家更多的只是出具收据或送货单,这样就可以偷逃税款。消费者如果索要发票,一些商家会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要求要额外支付手续费,商家解释说因为家具市场售价不含税。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市民都知道,采购家居用品、地板等建材市场,如果要求开发票价格就会提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采购员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一批80平的地板要5000元,如果加6%的税点,光是税就要花300元,而且地板商家知道你要开发票还会提高价格。

无发票不利于消费维权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只好默认商家不开发票,而且只拿收据不开发票能便宜几十几百元,也就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地板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顾客购买地板时不给全款,而是先交少量定金,货到后再全部交齐,这样一来很少有消费者再返回店内索要发票。

消保委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开发票,看上去消费者捡了便宜,但真要出了质量问题,没有发票,维权的难度大了很多。”采购批发地板、橱柜等,如果没有相关凭证,消费者购买的地板出现质量问题很难维权。消保委工作人员明确表态,销售商销售地板建材等不开发票的行为,是违反了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消费者可向所在地的税务部门举报。

资金问题成为部分地板企业被兼并的关键


一线品牌由于实力雄厚,又联合其他品牌,加强合作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也使得自身的实力愈发凸显,而中小地板企业由于硬件条件的不足,则愈发陷入尴尬的境地。在兼并现象不断的地板市场上,企业如果固步不前,就很可能会被淘汰。

资金问题成为部分地板企业被兼并的关键

近年来,由于资本运作不断加速,地板行业兼并整合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部分企业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遭遇发展困局。随着行业优胜劣汰的加剧,地板企业的发展再次陷入市场竞争大战。那么,对于地板企业而言,明确市场形势,才能规避被淘汰的风险。

对于市场分析不透彻的企业或将被兼并

除此以外,一心进军惟一一个细分领域的企业也极有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进入一个新的或不熟悉的细分领域,自己从头做起需要漫长的时间成本,但如果资金实力足够,很多厂家企业都愿意选择兼并的模式进入这一细分领域,目的就是快速参与这一细分领域的蛋糕分割。

在大家居的行业背景下,部分地板企业急需扩张产业。这类企业通常都是发展状况很好,终端增长速度很快的企业,工厂对终端的供货供不应求,因此它们需要去并购一些小工厂进来,迅速提高工厂产能。目前,行业中一些大型的品牌工厂都在吞并一些小型工厂,这种吞并的特点是,吞并资金不大,整合不难,被吞并的都是大企业周边的小工厂,生产能力与技术能够达到大工厂的要求,吞并整合后能够即刻加入到产能生产。这有点像大工厂的业务外包,大工厂业绩好的时候,可以把它们网络起来整合生产,大工厂业绩不好的时候,又可以把它们踢出去减轻负担,大工厂的产能伸缩非常灵活。当然,这对小工厂而言,是一场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但它们却没有能力扭转形势。

从当下地板市场上的形势来看,无论地板企业是顺应时代趋势做出调整,还是在大经济形势下对产品进行细分,这都需要地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到突破口,唯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

甲醛问题成部分地板企业发展硬伤


甲醛问题成为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元凶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了新地板之后,会闻到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体,总感到辣眼睛、流泪、胸闷等,主要原因就是游离甲醛造成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杰告诉记者,影响复合地板环保的主要是两个方面,胶和表面涂料。三醛胶是其主要黏合原料,由于三醛胶其胶黏性高、价格低而在木制品中广泛使用,但它发生水解后产生甲醛,“甲醛的挥发不是几个月就能释放干净的,有时候能持续很多年。”

张教授表示,如果使用环保胶,如聚氨酯胶,就不会产生环保问题,但和一般有害的胶相比,聚氨酯胶价格高,成本高,一般达不到规模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就不采用环保胶。而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姜志国告诉记者,其实除了消费者熟知的甲醛以外,地板材料中一些有机小分子也同样是导致环保问题的元凶。“当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时会注意到甲醛的危害,但像微量苯、甲苯、二甲苯这些无味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因为不被察觉,更容易危害人的健康。”

消费者选购地板产品需要仔细辨别

现如今,地板市场上许多地板商家打出“零甲醛”宣传旗号,姜教授表示,如果是优质的实木地板,木材品质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可以做到“零甲醛”的,即产品甲醛含量极低。但是一些商家使用次等材质,或用速生树木,如杨树、柳树等加工成“科技木”制作地板,从表面上看是实木,其实中间都是用化学胶填满的。

对于地板的选购关键,两位教授表示,除了看板材级别,另一个就是要承认一分价钱一分货,因为市场是公平的。“不是说最贵的就是最好的,但过于便宜的价格肯定不会优质。”张教授还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闻一闻气味,没有刺鼻的气味基本能保证安全。“有些商家还会用樟树的味道去掩盖刺鼻的化学味道,消费者尤其要注意。”

部分地板企业陷入“关停”风波 淡季成阴影


近年来,随着地板产能过剩愈发明显,整个行业的淡季也显得更加漫长,在地板市场遭遇梗阻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出现仓库拥挤、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甚至一些企业因为库存压力过大而导致窒息而亡,地板企业在内外夹击之下,行业淡季只会更趋惨淡。

部分企业陷入“关停”风波淡季成心头阴影

淡季或许是地板业固有的生理现象,只是近年来在产能及成本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愈发显性化,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转型升级重要窗口期的当下,呈现出来的裂度格外抓人眼球。

面对那些关停的地板企业和品牌,或是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中的注定命运?虽然有众多企业召开年中营销会议,进一步凝心聚力、提劲打气,特别是让处于市场前沿的营销团队、广大经销商克服淡季思想,主动出击市场,力争让业绩好些、再好些,但淡季思维好似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在地板业的心头。

淡季是企业“心结”企业需观正态度

如果把淡季作为可以解除的心结,那淡季思想考验的就是企业的心智和成熟度。一方面是尽量淡化淡季思维,因为淡季中,产品需求亦是存在且巨大的,关键是如何抢占市场、扩大份额,在营销淡季中实现业绩的稳中有增。

另一方面是针对普遍公认的淡季思维,如何做足淡季中的大文章,实现淡季不淡的逆袭。大家都认为是淡季,我偏要把它做成旺季,是颇具挑战性的。但此举能带给企业的经营业绩一路向前、持续向上,在首季开门红之后,实现半年过半,淡季旺销保增长,决战四季全年飘红。

在地板业面临一系列成本、市场、环保压力且压力山大的情况下,面对传统的营销淡季,业绩下滑似乎理由充足、借口饱满,但市场只相信实力,在淡季中实现大作为,不仅是实力的象征,更是耐力和韧劲的表现,其背后是企业一系列创新、转型、升级、设计、品牌建设、管理等软硬件的齐头并进、步步登高。

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企业和品牌,没有淡季的增长和发展。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淡季恰是地板企业思考差距和不足,实现逆势而上、弯道超车的机遇。淡季或许是地板业一道挥之不去的消极心结,但要把它做出积极的靓丽风景,恰要下一番功夫。

家居卖场租金不断上涨 地板企业难抵压力


根据整个地板销售的大环境来看,地板产品在卖场的销量增长逐渐趋于平缓,原本处于寒冬期的市场在甲醛等事件的炒作后,销量也相应受到影响。记者走访广州各大卖场时,很多卖场负责人在谈及今年的市场时,都表现出极不乐观的态度,而有关行业专家也表示,这样的寒冷期,将会是地板市场中的最大困境。

市场竞争加剧销售增长逐渐趋缓

在地板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地板市场形式的好坏直接在各大卖场体现出来。其中,让众多销售商头疼的最大问题就是销售难,顾客少。

“没办法,现在产品多了,顾客又没有一个固定的消费意识,而且,市场太大,直接造成买家减少,尤其是在今年7、8月份这样的淡季,有时候甚至几天没有一个顾客上门。”记者在某家居卖场走访时,其负责人告诉记者。

销售难,顾客少成为现阶段卖场地板店十分头疼却又很无奈的话题。“这个是客观的,你没办法改变的,不可能去抓顾客强卖吧。”记者在长沙雨花区家居卖场某地板品牌店走访时,一位地板代理商耿先生如是说。耿先生一共代理了当地三家地板产品,但是今年的销量都不好。

家居卖场租金不断上涨地板企业难抵压力

据悉,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当前地板市场环境下,一线城市市场的营销基本上渐渐进入饱和状态,所以,当前很多企业在开始谈开辟新的中西部市场,有地板企业负责人打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当前,在一线城市,一个品牌地板的品牌店面或者经销商大概有1000家,到了地市接近500家,县区差不多50家左右,到相对富裕的乡镇也就20来个品牌;到二级一类省会城市的有700,市级市差不多200家,到乡镇最多10家。从第三类省份分布来看,省会城市大概500家,地级市200家以内,县区20家,乡镇最多5个品牌。因此,这些原因都是造成一线城市销售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经销商也表示,他们现在已经将销售重点渐渐向着中西部城市地区转移。

促销活动频繁经销商经不住折腾

企业或者卖场进行活动是增加店面收入,吸引顾客的一项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淡季促销成为销售市场的重点,然而,随着今年市场形势的不景气,销售受阻,原来的促销活动也渐渐成为了销售商头疼的问题。

某地板品牌销售商林先生对此事便十分的不乐意,在走访中,林先生告诉记者:“活动多原本是好事,但是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现阶段顾客少,靠活动促销,能够有一定的影响拉来一些顾客,但是,现在的活动太多了,三天一个大活动促销,两天一个小活动促销,经销商累,顾客更累。”

小编小编了解到,当前,由于活动太多,导致经销商在淡季的时候基本上天天都将心思放在活动促销上,然而,太多的活动造成了消费者的视觉疲劳,原有的促进销售的好方法反而成了拖累。顾客看厌了,也就不再被促销活动所吸引了,其次,太多的促销活动也使得经销商身心疲惫,花太多的人力物力搞活动,收到的效果甚至难以收回成本。“没办法,活动一来,作为我们,如果参加,收不到太多效果;不参见,又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所以,有时候,又必须硬着头皮上。”林先生谈及频繁的促销活动时,一脸无奈。

地板店面贵利润增长趋缓

与销售难,顾客少,促销多,效果差相互存在的便是店面贵,记者在某家居卖场采访时,一位店面的销售商告诉记者:“店家与卖场的租约合同是一年一签,基本涨幅在10%左右。”这也使得很多店家不堪租金压力撤出卖场,记者走访时也看到,很多原有的店面已经空空如也。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地方原来也是卖地板产品的,现在都搬出去了,而这样的情况在各大卖场都已经司空见惯。

而对此,一些业内人士则表现的不同的看法,记者通过介绍,采访到了某家居市场的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现阶段卖场的租金虽然上涨了,但是相比其他地方来说,长沙的租金并不贵,包括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在内的众多家居卖场,每月租金都低于200元/平方米,而在百货业态中,每月300元/平方米的租金都属于正常价位。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地板销售商虽然现阶段销售不好,依旧没有撤出卖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卖场的影响力是其他地方无法比的,这也是当前卖场吸引一些销售商入驻的原因。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