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城乡建设进程的加快,全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家庭装饰装修的持续升温,同时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木地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城镇化以每年1个百分点速度增长,从而产生大量城镇住房需求,住房的二次装修也将产生大量需求,办公场所使用、农村市场拓展等还将大规模释放木地板的市场需求。

城市化、新增人口和拆迁带动房地产以两位数的速度,生活质量及品味的追求使得木地板在地面铺装材料使用比重稳步上升。这些因素使得内需稳定增长,今后木地板市场的开拓主要方向在县及发达的集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国内木地板品牌将走向国际市场,国外木地板品牌也将进入中国市场。国际市场开拓以拉开序幕,先行者现正进一步规划境外设库办厂。中国木地板已销向美国、西欧、中东、澳洲、东北亚、东南亚。持续强劲的需求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博弈的胜者将能占领可观的市场。

中国木地板产业突飞猛进的同时在出口也出现一些新问题,面临一些新挑战:

1.强化木地板素板供应数量和质量的稳定问题,许多木地板企业规模结构不尽合理,木地板企业和品牌众多,显然不可能长期共存。

2.现在木地板出口依赖的是低价竞争,肯定会遭遇反倾销等贸易壁垒。

3.木地板产品品种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研发和创新是我们行业的软肋,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稀缺,专利权已成为中国强化木地板走向欧美发达国家的重大的障碍。

4.中国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紊乱严重影响木地板行业正常运行,低价倾销、假冒伪劣是行业顽疾。管理理念守旧是制约木地板行业发展的瓶颈。

5.大部分木地板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妨碍企业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为此,中国木地板行业必须实施资源大整合和企业档次、行业水平的大提升,从而实现跨越式大发展。随着对木制品行业消费税的征收、出口退税率的调整、限制部分商品的进出口以及行业成本的增加等因素,中国木制品行业将进入一个调整转变期,木制品出口增幅下降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部分出口产品将要转向国内市场。

扩展阅读

私人定制成行业新气象 地板业面临新挑战


近日,随着某家居企业赞助并量身定做的贺岁片《私人定制》的热播,整个家居行业也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地板行业也不例外。在新的一年里,新的市场变化也将给各大地板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设计在产品问题上愈加凸显

据业内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0%的消费者同意请设计师为装修做整体风格设计,尤其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一比例已接近或超过六成。一份来自某网站的调查也显示,地板等建材很多门店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三成以上的消费者来自于设计师拉动,设计师对于这个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现在单纯靠搞促销,已经不能再吸引消费者了,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重视质量和价格,希望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也需要我们的产品满足他们的视觉需求、与家庭设计风格、家庭生活方式等更匹配。

记者在走访卖场是发信,橱柜、卫浴、地板等多家门店都挂出了“整体家居设计”的服务宣传,门店导购员也宣称,购买相应的建材产品,相关家装设计都免费。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饱和、竞争加剧、成本上涨的背景下,服务转型是国内地板品牌突破、发展的唯一选择。“并不是完全放弃价格战,提升服务、打造品牌形象,并不会牺牲品牌的业绩,尤其在春节前后,很多产品面临涨价,完全依赖低价策略,缺少了未来发展的空间。

“私人定制”成为家居新气象

而随着80后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成长,个性化消费需求已成主流,“定制”不仅满足了当下中青年一代人崇尚个性,展现自我魅力的必然要求。另据网上数据调查,南京家居消费市场上,定制的需求量也正在日益壮大,“高大上”、“土豪欧豪”、小资级、小清新等各类风格的定制家具,已占到整个家具市场10%左右的份额,且未来发展前景巨大,对于地板行业来说,定制产品也开始逐渐在市场走俏。

日前,地板、瓷砖、门窗等标准化生产产品,也开始出现高级定制的趋势。例如,有的厂商宣称,能由消费者选定一幅“艺术画”,再将其做在地板上,为客餐厅或会所定做独一无二的“文艺地面”。针对一些大宅装修的业主,小众化定制也非常风靡,例如在墙面瓷砖上做“叠影效果”,让片面空间更立体化等,也都可以由材料供应商结合家装设计风格来完成。

“4G”网络牌照发放智能家居步上章程

今年国家陆续出台的物联网行业发展政策,刺激了智能家居的发展。12月,4G网络牌照发放,让建材行业的商家看到了更多产品升级的契机。地板业内人士表示,人们对家居生活私密性和便利性的要求正在逐渐提升,智能家居将成为下一个市场爆发点,例如通过业主在外部的遥控,实现家居的安全化监控。

未来的智能家居生活,将被赋予更多的智慧,让生活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尤其是地板、橱柜、厨卫产品等,作为便利生活的重要载体,地板建材商为了打造智能家居,提升产品服务性,也将乘这波4G风,继续加大对新品的投入与研发。

木材禁令!中国地板行业将面临什么?


中国工业用材、纸浆和纸产品消费市场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市场。但中国森林资源依旧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今后来看,中国的木材产品将持续短缺,在一定时期内依然需要大量进口木材。

主题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的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近日在大连继续举行。此次会议表示,目前中国地板行业整体呈现原材料匮乏。

“中国木制品主要来源为阔叶林,目前中国林业的商业性开发已经关闭,许多木制品企业均感受了较大的压力,目前国内木材市场上80%的木材需要依赖进口。随着下游地板家具市场开始慢慢复苏,对木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地板行业竞争将再次加剧,行业或将再次迎来洗牌期”。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但同时中国林业资源匮乏,木材产量十分有限。自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启动商业禁伐,我国木材进口依存度长期保持高位。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木材消费量已突破5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为50%。因实木家具、实木地板产业的快速增长,近10年来我国木材消耗量增长了173%。

木材相关行业该怎么面对原材料的稀缺问题呢?

木材相关产业存在在工业用材、纸产品,和家居装修这一块,实木家具、实木墙板等等。而面对短缺的原材料,厂家便只好提价来保住利润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木材装饰品与实木墙板的售价一路走高的原因。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当产品的价格大大超出他所拥有的价值时,很多消费者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用环保材料制成的集成墙面便是很好的例子,木林雅集成墙面木纹系列板材,仿木纹设计,以假乱真的效果,价格却只有实木墙板的一半都不到,是木材墙面的最佳代替品。

面对如此境遇,国家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珍惜现有的林木资源,提高木材资源利用率,将加工过程中原料的浪费降至最低即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其次,不要完全依赖进口原材料,减轻进口原材料的比重;最后,要重视木材的生态循环,应该在国内木材市场上积极寻找进口木材的代替品,比如使用环保材料竹木纤维板来作为墙板和地板的装修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履行好森林保护的职责。

产业布局专利先行 地板行业迎来新挑战


业布局,专利先行

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能通过专利转化为商业价值,成为开拓市场的利器,更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有研究表明,全球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2年,超过12年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0%。在这20%的企业之中,尤为关键的是他们都拥有某一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而这些知识产权正是他们利润的主要来源和动力。特别是世界闻名的行业大佬,如手机、家电等企业,之所以能在行业长盛不衰,知识产权和创新是它们持续前进的砝码。产业布局,专利先行,理应成为地板企业的共识。

地板行业迎来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地板企业之间的相互模仿、无序竞争也愈演愈烈,而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前段时日,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网正式上线试运行,实现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在线申请、受理、处理和反馈等多项功能,这也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开始走上了互联网,而随着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效率与执法维权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地板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挑战。

“就现阶段地板企业的发展来看,保护知识产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业内人士强调。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与地板企业的立足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地板企业要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维权,不仅仅是企业个人的事儿,更是整个市场、整个行业的事。

地板行业新发展:“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地板行业发展已经将近三十年,其作为家居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虽然跟往年相比有点略显冷淡,但是其发展市场仍旧存在,房产发展所带来的刚性需求仍旧会给地板行业带来一个“春天”,只是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各大地板企业要想博得一个“彩”,还需加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地板企业需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创新不是单一的技术概念,是企业家应对市场变化、把握和引领市场而不断进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行为。在目前房产限购没有松动迹象的形势下,多数地板企业受到的影响短期内不会减小,要想突出重围,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开拓新的蓝海。

地板企业要紧紧围绕市场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创新和机制创新,提高产品环保性能,加大技改投入、装备升级换代,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新产品开发、适时推出市场亟需产品,坚持订单生产、提供定制规格产品,获得国际国内相关产品和企业认证,才能做优做强、稳步发展,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各种数据表明,在地板领域品牌认可度远远高于建材业中的其他行业。未来几年,地板行业的品牌差距将越来越大,市场格局将由杂乱无序的价格战转向较为明晰的品牌竞争。

避开以量扩张 提高产品议价能力

当市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统领行业的必然是自动化程度高、规模化定制、标准化生产的大型地板企业。少数全国性的强势品牌将成为市场的领导者,跨行业发展的相关品牌会成为市场新的挑战者,一批区域性的优势品牌依然会是市场的追随者,而更多的新锐品牌将作为市场的新生代不断涌现。

目前,我国地板行业还是以量的扩张为主,形成了在市场中同一水平上的过度竞争,要改变这一发展方式,就要坚持创新的理念,在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方面创新,可以积极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共同开发新产品项目,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进而克服数量型增长,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注重自主品牌建设,以提升我国地板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高抗风险能力与自身的“议价”能力,进而增强地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地板企业面临重重挑战 该如何应对?


地板企业面临重重挑战

第一,木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地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如果盲目的提高价格,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这就地板企业要另辟蹊径,提高企业产品的品牌价值,走特色化道路。

第二,市场上地板品牌众多,企业地板产品也趋于相似。地板企业创新能力欠缺,技术水平不足是地板产品趋于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在众多的企业中,企业地板产品不能够吸引消费者,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第三,绿色环保观念的加强和政府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增大了地板企业的压力。近期,政府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力度,企业也迎来了监管一轮一轮的检查。一些要求不达标的企业,受到惩罚。并且,消费者环保观念的加强,消费者更倾向于消费环保地板。这就要求,地板企业转型向环保企业发展。

地板企业的应对之策

首先,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地板企业应理性面对,不能盲目涨价,应该从自身出发寻求发展。不断提高技术的革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仅如此,产品的品牌价值要提高,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其次,对于产品同质化问题,企业要提高创新性。地板企业要保证产品的特色化。现在的消费者人群大多分布在80后90后。所以,地板企业要打破传统束缚,使地板设计更加“时尚”。例如,调整地板的色系,使地板设计更加丰富,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要求。其次,面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倡导环保力度的加大。地板企业要逐渐向环保方向发展,应用环保生产工艺,生产环保地板,促进企业的顺利转型。

尽管目前地板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企业还需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保持自身特色,弥补自身短板。同时还要顺应时代发展,通过互联网拓宽渠道,才能过的长期稳健的发展。

行业间合作模式升级 地板企业迎来新挑战


此前在京举办的“大亚木业与家居企业共建区域一体化品质联盟峰会”上,50余家品牌企业在京缔结家居品质联盟,向甲醛超标宣战。地板行业作为家居建材行业中发展较早的产业,甲醛之困也一度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随着家居建材行业间的合作逐渐加强,地板行业发展困局或许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联盟成行业普遍现象,带动地板企业发展

联盟成立后,联盟企业将在采购、经营渠道上提供相互支持,实现优势互补。据联盟相关负责人说,中国家居产业链上的人造板、家具、橱柜、木门、地板、装饰装修等企业,依托品质联盟,探索合作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有望走出一条可持续、包容性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路。

近年来,行业间的联盟合作已经较为普遍,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是推动地板等众多家居行业共同进步的有效方式。如今,地板行业低价、低档的时代过去了,低成本的时代过去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也过去了,先进的信息化生产车间正在替代传统的夫妻店,行业的整合正在加速。优秀的品牌、优质的材料、优质的产品组合起来才会在市场里更好地生存。

联盟合作实现产业链互动,为地板企业带来机遇

随着家居建材行业中子产业的相互渗透与深入,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互动也越来越频繁,不同行业品牌相互作用的效应开始显现。这种品牌傍品牌式的强强联合,一方面可以形成1+1大于2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抵制劣质产品混进供应链。地板行业在这种模式下也将获得更好地发展。

家居行业中的产业链是整体家居需求形态的供应链,它是带动家居建材行业中的各类子产业共同发展的,地板行业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在这种环境下获得了不少的益处。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压力剧增的形势下,产业链的互动一方面能够为地板企业缓解更多的市场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其扩大自身资源的有效方式。

尽管家居建材行业中的产业链互动有诸多好处,但是地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把质量和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方向,通过加快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推进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制造”转型“智造”地板产业面临的挑战


“智造”与“制造”结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于日前表示,中国“智”造不是要替代和完全否认中国制造,而必须要对自己的人口、国情,以及复杂的社会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王文看来,推行中国“智”造,要跟“世界工厂”说再见,这个说法可能过于乐观,也过于脱离目前的实际。

“中国发展智慧制造,并不是要甩掉传统制造做新‘智’造。”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曹和平认为,要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发展智慧制造。

转型“智造”面临的挑战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压力,既来自发达国家,也来自发展中国家。“欧美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振兴战略,重塑新的制造业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现在有低成本优势,中国目前要素成本全面上升,面临两方面的挤压”。

地板企业向“智造”转型还面临着四大挑战:一是地板产业需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智慧密集型过渡;二是地板产品生产需要与市场融合,适销对路;三是地板企业面临人力资源的创新压力;四是相关金融机构为新经济提供的服务还较为滞后。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智”造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可能没有知识的贡献。但目前为止大部分还是处于一种“智”+“造”的关系,遗憾的是由于缺少研发创新,“智”与“造”之间是中断的。

地板企业要使“智”与“造”之间更紧密,可以将自主研发与引进相结合,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地板企业要从制造转向“智造”,应发挥“双引擎”作用,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