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以上的强化复合木地板用于家庭,随着它的广泛使用,各城市装修污染的投诉逐年成倍上升。商家针对这两个缺点,演绎出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营销方法”。

瞒天过海

很多牌子都打着100%进口或进口品牌等宣传口号,实际商家只是进口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采用国内材料及技术生产。

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包装一样、尺寸一样,甚至颜色都一样,商家以进口价销售,你能辨别真伪吗?为了证明其进口的“真实性”,商家还能出具进口报关单及产地证明书,并承诺假一赔十,不由得你不信。如果您买了此类假货,要想鉴别进口还是国产,讨回公道,你必须成为其公司员工,才能找到内幕,否则你胜诉的机率几乎为零。

树上开花

强化复合木地板的基材是采用原木进行粉碎,在高温蒸煮消除各种霉菌后,加入甲醛胶压制而成。标准的产品颜色是木质的本身颜色(白色、黄色、褐色),由于强化复合木地板会释放甲醛到空气中,对空气质量造成危害,很多消费者都在寻找一种健康、绿色环保的产品,有些商家发觉,很多消费者在绿色环保与绿颜色之间的分别,不是很清楚。于是就在基材板中加入绿色颜料,把基材染成绿色,对外宣传,绿色基材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绿色环保因子或宣传绿色产品在防水、减少甲醛释放上超过本色基材等。

实际上,绿色与非绿色在防水、甲醛释放、环保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一时间,家家户户搞绿色,好象强化复合木地板的环保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些专选绿色基材的消费者,不就成了100%的受害者。

混水摸鱼

强化复合木地板质量好坏,关键在原材料的选择及搭配上,以及产品的加工精度上,进口板与国产板在尺寸上本无分别,进口板与国产板如按上述同一技术要求生产也无区别,产品与每块板的长短、宽窄无关,有些厂商看到某个尺寸的地板,例:1290*195*8或1380*194*8等长尺寸的板,国内生产该尺寸的厂家少,就趁机散布谣言,“进口板是长规格的,国产板是短规格的”。

长板价格随之上涨,销量看好,各厂家也不去争辩板的长与短,而是减少生产短板,大批量生产长板,一时间“进口”板激增,消费者花低于进口板的价格就能买到进“进口板”也其乐融融,最大的得益者就是提出长板为进口板,搞乱市场、以乱取胜的强化木地板销售商。

偷梁换柱

第一代强化复合木地板采用的榫槽承插结构,安装时,在榫槽中打满胶水,就能保证产品在使用中不会发生走缝、脱胶现象。实际使用中发觉,在中国地面高低差太大(高达10mm/m、标准要求小于2mm/m)以及工人安装不够认真,胶水打不均匀、打不满,有个别住户的部分地板就会出现走缝开裂的问题。

商家随之推出加厚板及锁扣板来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商家为在宣传上增加其“锁扣”的功能,就生产出了所谓的“双锁扣”“三锁扣”“四锁扣”地板,给消费者造成锁扣级数越高,质量越好,实际上地板连接得是否牢固,不在锁扣级数多少,而在于锁扣板的倒角角度及倒角面积大小,锁扣级别太多,就好象用几把小锁防盗,比用一把大锁更安全吗?最早厂家生产锁扣板是为了增加地板的粘接力,而发展到最后变成了增加锁扣级数,为欺骗消费者而生产锁扣地板。

借尸还魂

为了进一步达到降低强化复合木地板成本的目的,采用降低基材密度,减少三氧化二铝耐磨层等手段已经过时了,如今有些生产企业已采用甲醛胶替代三聚晴铵胶,白糖胶替代甲醛胶,这些强化木地板不但不耐磨,而且层与层间都没有了粘结力,防水、抗变形能力变弱,还有用普通油墨印制地板花色,其结果地板几个月就变色,粘结用的胶水用白乳胶替代了D3胶,粘结度下降,地膜用单层的替代双层的,用沙子加入到基材中增加基材的“重量”、“强度”给人以高硬度的感觉。

你要问强化木地板价格有多低,要看生产企业手法有多高,总之无论怎么低的价卖,商家也保持足够的利润,而且强化木地板售价越低,利润率越高。

延伸阅读

地板市场“诚品”饥荒 四大潜规则潜伏


潜规则一:浮夸功能

称地板具备抗菌、地热免胶、防水、抗静电等功能,令消费者如“雾里看花”。

潜规则二:耐磨转数造假

商家对地板耐磨转数进行数据造假,宣称其地板耐磨转数达20000转。耐磨转数按照国标规定,家用地板6000转,商用地板9000转,即为合格。同时转数越高越易发脆,硬度越大韧性越小。

潜规则三:假冒进口

有些品牌打着“100%进口”的幌子对外宣传,实际上只是进口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采用国内材料及技术生产。

潜规则四:虚假环保

选购地板时,很多人都将无毒无害、健康环保作为首选条件。地板界有关环保的名词如E1级、E0级等层出不穷,甚至打出了“无甲醛地板”的旗号。其实,地板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地板结合强度和耐磨度,大都会使用或多或少含甲醛的胶粘剂或油漆,关键是要确保地板及其配套辅料都样样环保,以避免甲醛的累积含量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木地板游离甲醛的国家标准是低于1.5毫克/升。

地板“明码高价”成潜规则 消费者疲于应付


明码高价,消费者疲于应付

由于价格不透明,消费者常常为购买地板的事心烦不已。“跑了一个星期的建材市场都没买到合适的,总觉得太贵,被坑了。”有消费者抱怨道,回顾整个购物过程,对比了多家,总觉得商家报价的水分太足,无论是几十元还是几万元的产品都需要砍价才能最终敲定,虽然大多数产品都明码标价,但最终的成交价却仍需再议。这不仅增加了购物时间,还变相增加了购物成本,“如果会砍价还好,不会的话肯定吃亏”。

事实上,在购买地板乃至家居建材产品过程中,遭遇类似经历的不乏少数。“进卖场,最累的就是和商家讨价还价,最烦的就是货比三家,跑了一圈下来才发现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有消费者如是说,有些商品标价惊人,而如果会砍价,实际成交价可以打半折,甚至更低。

明码实价,厂商有心无力

一直以来,地板终端销售的惯用方式是:高标价、低折扣,促销泛滥。这样的销售模式,使得同一产品在终端市场的价格体系十分混乱,面临同城不同价、价格悬殊巨大等畸形市场交易问题。特别是一些个性化高值产品,本身的装饰性能与使用价值突出,如若无法制定统一合理的市场销售价格,极易产生“天价地板”,长此以往,动摇商家的品牌形象及诚信根基。

“明码实价”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亦为发展之必然趋势,但地板厂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有心无力。地板产品同质化太过严重,价格战激烈残酷,执行明码实价就等于将价格公之于众,虽对消费者而言是件好事,但这一底牌一旦被竞争对手获知,并以更低价格面市,对销售的打击是致命的。

厂商和消费者的想法都有道理。长期以来,地板等家居建材产品价格体系混乱,商家乱标价的现象十分普遍,让消费者对价格捉摸不透。同时为了顺应消费者的砍价心理,商家制造足够的砍价空间,去迎合消费者。久而久之,商家打折促销的风潮越来越盛,直至达到“无促不销”的境地。因此,地板行业要想明码实价,前提是必须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让价格战回归理性。

买木地板遭遇“潜规则” 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


一、夸大地板功能

有的商家称自家的地板具备抗菌、地热免胶、防水、抗静电等功能,令消费者如“雾里看花”,只能在被商家夸的天花乱坠的情况下,糊里糊涂的购买了地板。还有由于一般消费者对地板知识并不是很了解,以为卖地板的都是地板的专家,实则不然,“售货员不一定是地板行家”。

二、夸大环保

有的商家打出了“无甲醛地板”的旗号,其实零甲醛地板是不存在的,因为地板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地板结合强度和耐磨度,大都会使用或多或少含甲醛的胶粘剂或油漆,关键是要确保地板及其配套辅料都样样环保,以避免甲醛的累积含量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木地板游离甲醛的国家标准是低于1.5毫克/升。

三、假冒地板是原装进口来的

有些商家打着“100%原装进口”的幌子对外宣传,实际上他们口中所谓的“原装进口地板”只是进口很少一部分,或者根本没有,大部分均采用国内材料及技术来生产的。欧派地板的实木地板一般像圆盘豆之类的只能从国外进口啊,因为这些木材造假的话根本没必要,我们追求的是质量。

四、“实际送的货与样品不是一回事”

很多消费者投诉,表示在店铺看的样品非常好看,质感、做工都很考究,等下了订单之后,发现送到家的地板跟样品根本不是一回事,油漆颜色,甚至地板花色都有很大差别。有些木地板厂家地板在同一个包装内板材有好有坏,质量参差不齐,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里就要小心地板销售商布下的质量陷阱,可能把处理的尾货混杂在其中,一定要做好铺装前的地板验收工作。

五、“对地板的耐磨系数造假”

耐磨系数决定了地板的使用寿命,但有些商家为了拉拢更多的消费者,对耐磨系数进行造假。宣称其地板耐磨转数达20000转。实际上耐磨转数按照国标规定,家用地板≥6000转,商用地板≥9000转,即为合格。同时转数越高越易发脆,硬度越大韧性越小。

消费者购买到劣质木地板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我们如果发现与商家描述的不符,我们是可以追究的,不过有的时候考虑到实木地板本身的特性,我们队色差之类的应该有多谅解。

“超限令”打破成本压缩潜规则 地板企业要不要涨价?


涨价还是不涨价?

在生产厂家层面,物流运输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大、也更深远。业内人士表示:超限令出台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但带来了比较大的成本压力。

对于出货量大、纯利润微博的地板行业来说,运输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让地板行业的产业链成本出现了结构性上涨,如果不顺势涨价把成本上涨的压力独自揽上身的话,地板企业肯定负担不起,但是如果大幅涨价,又会对下游销售造成压力,引发消费者的不满。所以地板企业可以顺势涨价,但是幅度不宜太大,眼下最重要的是采取措施有效控制运输成本以应对运输成本上涨的危机。

从源头控制运输成本

“超限令”的逐步落实让地板企业不能再依靠“超载”来节省运输成本,进而导致运输成本上涨,因此地板企业要从源头抓起,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首先、地板企业要合理规划运输流程,地板出货量大,对运输依赖性强,制定最省、最快、最好的运输计划可以有效调控运输成本;其次、地板企业要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选择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便利性最优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最后、地板企业还可以适当的减少运输环节,例如对有条件直运的便采取直达运输以减少二次运输环节,尽量消除相向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现象等。

“超限令”逐步落实,导致运输成本不断上涨,进而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这对地板行业来说,意味着新一轮洗牌已经到来。面对流失掉的利润,地板企业千万不能通过盲目涨价来缓解压力,从源头入手,采取必要的手段降低运输成本,才是保证企业良性发展的正确举措。

乌金木家具:价格悬殊背后的质量秘密


业主反映价格悬殊叫人看不懂

业主金先生在南宁五象新区买了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虽然还没有交房,但已经与品牌装饰公司签订了装修合同,根据设计师的建议,要先定家具再做个性化设计。由于乌金木家具木纹大方、金黄高贵,金先生比较看好,“五一”期间一连逛了南宁多个家具市场,对该木种家具进行对比,结果让他感到困惑:同样四件套(1人位+2人位+3人位+茶几),价格悬殊很大。

金先生说,他总共对比了四五家店,前面几家店的报价均在4万元左右,而在最后对比的一家店里,商家报价只要2.3万元。

记者随后采访发现,乌金木是商业用名,实为斑马木,又名鞋木豆,南宁市场上的乌金木家具原料多称来自非洲。南宁的四件套乌金木家具(尺寸大小相近、款式有变化),贵的超过10万元,多数价格维持在3.8万~6万元之间,最便宜的价格在2万~3万元之间,价格差距颇大。

广西大学林学院一位专家表示,乌金木是一种普通硬木,不属于红木,然而就家具成品市场的价格来看,该木类家具与普通红木家具相等,甚至贵过普通红木家具。

业内揭露猫腻藏在三个方面

为了弄清价格悬殊的原因,记者近日首先来到业主金先生逛过的一家乌金木家具店里,几次追问四件套缘何仅售2.3万元,店员才说,局部用了辅料,即用了其他木种。再问哪些地方用了辅料,店员指着一张“乌金木茶几”说,茶几抽屉只有面板是乌金木,内部结构均为辅料。由于内部结构表面处理得如真乌金木一样,所以记者细看时仍不能明确辨认。该茶几侧板漏装一颗螺钉,记者从侧板圆孔看出了其中猫腻:该侧板是贴皮的。店员这才坦承,这张茶几是板木结构,即框架是乌金木,其它用材为板材,“当然,我们也可以做纯乌金木的家具,但成本很高,目前市场上纯乌金木家具极少”。这时记者欲拍照,遭到对方拒绝。

记者随后联系采访了较早经营乌金木家具的南宁某品牌家具张经理。张经理说,他们早在10年前就将该木种家具引进南宁,主要有两个厂家的产品,有纯乌金木家具,也有部分用了辅材的乌金木家具,辅材分两类,一类是其它实木,如橡胶木等;一类是贴皮的板材,仅限抽屉、柜子内部,“我们在销售时会把这些实情主动告知消费者,毕竟纯乌金木较贵,而且该木种家具自流行起来以后,原材料出现了紧缺,用其它木材适当替代也是形势所逼”。记者同时了解到,在南宁,其它木种家具也有使用辅材的现象,如胡桃木家具、海棠木家具等。

南宁富安居某品牌家具店长黄霞说,他们销售的乌金木家具,包括柜子、抽屉等,里里外外全部采用乌金木。针对市场上该类家具的价格悬殊,低价猫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除了用材,还体现在工艺和设计,有的家具设计感不强,有的工艺粗糙,如木材处理不当导致容易开裂、家具伸缩缝太粗等,其“身价”相应减分。国内一名木材供应商告诉记者,乌金木有干板、湿板之分,也有北方板和南方板之分,价格因成本不一而有区别。

据黄霞透露,不少消费者曾找他们“投诉”,称在别处购买的乌金木家具不纯,甚至开裂长虫,其实还是归属于用材猫腻问题,包括原料风干等处理不到位和商家是否诚信。该行业使用辅料是手法之一,另一个猫腻藏得最深——又名斑马木的乌金木有大斑马和小斑马之分,大斑马纹理粗些,小斑马纹理细些,因此小斑马比大斑马贵。显然,用大斑马做的乌金木家具身价低些。

记者走访市场时,还发现一种现象:一个“乌金木电视柜”,只有面板是乌金木,其余大部分用材,包括底座、边框、抽屉内部均为榉木和橡胶木,显然,这样的“乌金木家具”更加名不副实。

消费提醒

勿轻信个别商家炒作

一名业内人士透露,乌金木家具近年来走红,与商家将斑马木改名为乌金木进行炒作有一定关系,以迎合顾客的消费心理,追求金玉满堂。其实此举与家具行业其它木种炒作相似,如黄金胡桃木,因加了“黄金”二字,也变得更火。

南宁埌西一家具店负责人称,乌金木家具火起来后,原材料价格跟着涨了,每立方米价格超过1.5万元,所以乌金木家具甚至贵过普通红木家具。记者向广西大学林学院的专家求证得知,乌金木原材料并没有这么贵,每立方米仅需几千元。广东深圳某木材供应公司负责人罗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向全国销售的大斑马木价格为每立方米5000元左右,小斑马木每立方米6200元。

专业人士表示:“当然,单从用材无法看懂家具身价。一件家具的价值除了材质,更多地体现在工艺和设计上,越是品牌家具越不会做木材的搬运工。”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