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发布的家居安全系列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上万人中,有88%的人遭遇过家居安全隐患,其中装修安全、厨房安全、墙面安全、地板安全及门窗安全成为五大罪魁祸首,被调查报告公开曝光。这也逐步揭露了家居安全的隐患,为此家居企业的诚信问题亟待加强。

家居企业总是在行业检测时,才能发现一系列问题,然后又忙不迭的进行各种反思和改进。其实,除了指望行业更加规范化的监督,作为地板的另一主体,地板企业更要自查自律,在行业检测问题出来之前,就将问题挖掘出来并逐一解决。这样,不仅能提高地板产品的生产效率,也更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检测总动员,烘干地板中的“水分”

近几年来,在地板行业协会对地板行业各类自律自查整顿工作中,所揭示出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屡见不鲜,其中行业的“水分”也很惊人:如,虚假宣传,采用最大、第一等绝对用语和百年、环保、国家等虚假用语;以及夸大企业规模;以次充好、普通树种充名贵材、国内产品冒充外国生产;售后服务不到位;奖牌乱挂,虚假荣誉等等。

对于如何烘干地板行业的“水分”,首要的一点便是地板企业做到自律。企业可事先对自身产品进行整顿,根据国家协会关于全行业自律整顿文件精神,结合地板市场现状,定出生产许可证、质检报告、广告宣传用语等全方位体检内容,并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定出整改措施;还可邀请国家协会、质检中心、省市质检部门、工商部门指导、监督,并进行行业总动员,团结所有企业参加,形成企业之间的规定。没有了行业的自上而下的推行,企业只要有决心,也能让检测变成一场规模大、范围广、效果佳的自行提升。

联合整顿,消除地板中“甲醛毒素”

甲醛是健康的一大杀手,据近期上海市工商局发布的公告称,该局组织力量对部分地区建材超市、商场、综合交易市场销售的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强化木地板进行了质量检测,共有22个批次商品不合格,而问题就在于个别实木地板产品干燥不够、涂饰不好均会导致胶圈超标;实木复合地板、强化地板中存在有甲醛超标,表面耐磨转数不够或涂饰不好,基材密度不够等严重问题。

总体看,个别大企业存在“甲醛含量”虚假宣传问题相对多,许多小企业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相对多,还有无生产许可证和无铺装队伍等严重问题。在清除行业甲醛问题上,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早就颁发过《关于开展地板行业自律整顿工作的通知》以及《中国木地板行业服务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地板企业在进行企业自查时,也应该根据相关规定联合进行自律自查整顿活动,并对检查出的不规范企业进行整改,而不应该等到行业检测再发现问题。

企业自律,创造明明白白消费

近期,6家家居企业签署首份“家居良心企业倡议书”,共同响应承诺主动升级生产、销售标准,向安全环保隐患宣战,用实际行动号召全行业为消费者构建安全购物环境。这代表着品牌家居企业开始以实际行动主动出击家居安全环保隐患,为行业树立正气。

地板行业中,诚信问题也一直是关注焦点所在。要树立诚信品牌,创造明白消费,也是地板企业需要做好的重点。对此,地板企业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地板企业经营行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可联合其他品牌发布了《地板行业诚信宣言》。做到依法自律,诚信经营,规范管理,信守合同,严格履行承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主动接受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主管行业协会、消费者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和会员自律规范,确保承诺的实施。地板企业自身的自律,是打造全行业“好地板”,创造地板明白消费好场所,健康经营好环境的关键所在。

扩展阅读

地板行业竞争激烈 企业需开展多渠道营销


近年来,家具市场里的地板专卖点打折促销成了常年宣传点,在这种价格大战中,许多企业品牌依旧是逐渐淡出了家居市场。地板行业之间的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如今的各种地板品牌层出不穷,而且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地板企业已经无法再通过价格战维持发展。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地板企业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呢?

多重原因导致地板行业竞争激烈

地板行业在发展三十几年以来,早已从上世纪的“短缺性市场”发展到“过剩性市场”,发生了从“企业主导市场”到“市场主导企业”的根本逆转,并由地板行业同质化竞争而导致各种危机。加上受到房地产影响,即使在刚性需求被充分释放之后,地板市场尽管也走向旺季,可僧多粥少之下,不少地板品牌依旧吃不饱。

另外,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外销型的地板企业近来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地板出口受到很大程度冲击。于是,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地板企业的议价能力不强,很多企业利润变薄,风险加大。外销出现困难,又迫使部分外销企业转战内场,更加加剧了国内地板行业竞争的白热化。

地板企业需开展多元营销策略

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企业务必会开拓新的营销策略。随着地板行业发展逐渐成熟,消费者对于地板产品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千篇一律的地板产品样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欧宝地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王永锋告诉记者,如今,欧宝地板在产品线上先解决可选性问题,让产品多元化。“无论是材质还是样式,都要进行革新。”如今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材质另类、功能强大的地板,面对当下地板原材料木材资源的稀缺以及其价格愈渐上涨的态势,地板企业采用新材料来代替木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木材资源的压力。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同样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的推广进行销售。在微时代,网络社交软件的推广作用不容小觑。企业可充分利用这个互动平台拉动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单一的渠道流通已经不能顺应当下经济时代的发展,地板企业在这个强大的竞争洪流中,如果不寻求多元流通渠道,只会使得企业自身深陷价格战不能自拔。在大环境下,各地板企业需努力开展各种营销渠道,使得自身企业朝着健康道路上稳步发展。

行业标准缺失成阻力 地板企业长远发展还需自律


行业标准完善不断推进地板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地板行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后,频频出现产品质检不合格的事件,给行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由此,有不少人把根本原因归咎到“行业监管体制不完善”等方面。至于家具建材行业协会,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发现,几乎大小城市都设有数量若干、名称不一的区域性协会。由此看来,发挥规范作用的标准、促进企业间沟通交流的协会在家具行业中并不少。这样一来,也可以证明地板行业在进入恶性竞争阶段是有不少协会标准来规范市场的。

近年来,出台的与家具建材行业相关的标准不下十余部,影响力较大的如1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严新《环保法》、3月15日正式实施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7月1日正式施行的北京家具生产禁止油漆喷涂规定等等,除此之外,《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基本完成,从2002年利用至今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成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新国标已进入报批阶段。

地板企业发展需要加强自律意识

透过市场上消费者的投诉以及相关部门的抽检结果即可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当下消费市场,关于地板产品质量不过关、甲醛含量超标、商家售后服务差的投诉数见不鲜,另外,今年上半年来,有的地方儿童地板抽检不合格率高达66.7%,部分商家在儿童家具《新规》的执行上并不“给力”。这样看来,地板行业相关标准的落实并没有到位,有些协会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很多的家具业相关标准、协会可以说是‘名存实亡’,部分地板企业很多时候只是将其作为参考,并未完全执行。”抛开标准自身的不合理外,地板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才尤为需要引起重视。目前,部分地板企业被“利益”冲昏了头,材料选择上假冒伪劣、产品设计上模仿抄袭、销售服务上虚拟抬价等等,有标准等外力的束缚也保持“无法无天”的姿态。为何?商家诚信经营意识欠缺,严重缺乏自律性!

因此,在地板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尽管行业标准的缺失使得地板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阻力,但是就企业长远发展而言,商机和危机都掌握在企业自己的手中,唯有找准方向,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发展才能走的长远。

售后小知识:问题地板该怎样检测


很多消费者在实木地板铺设完毕后,出现质量问题往往拿着出了问题的木地板去检测,却被商家拒绝?为什么不能拿已铺的实木地板去检测?其依据又是什么呢?

客厅木地板装修效果图

实木地板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后,才能铺设。所以若铺设后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再将铺设后的实木地板拆下来,拿着该实木地板去检测。

实木地板是由于干燥后的木材加工而成,它虽然在企业生产时已达到当地含水率,但由于室内环境每天干燥度测定值不一样的,为此当实木地板铺设后,其含水率和室内干湿度不一致时为达到平衡状态,实木地板就有吸湿和解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实木地板尺寸也随之变化。故在国家标准中,无论旧标准还是新标准,都在物理性能指标下有一项“注”其内容,明确指出是“含水率是指地板在未拆封和使用前的含水率”。

所以,如果家中的实木地板出现了售后问题,应联系木地板商家,先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实木地板出现问题,若需要检验才能判断责任方,则应请木地板厂家拿同批次的实木地板去检验。

外部环境恶劣 地板行业内部需规范和自律


潜力大而实力弱

国内地板产业潜力大而实力较弱是行业的共识,出口产品质量成诟病,内销品质不抵进口货的尴尬局面更加深了外界对国产地板产业的“质量差”的不良印象。长期以来,我国地板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把控力不强,造成地板成本难以下调,由此大大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销售渠道过于被动

当前,国内的地板企业出口产品的销售方式多为“坐销”,即企业没有树立主动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不去主动建立销售渠道,而是采取了十分被动的方式,坐等国外客户上门下订单。企业之所以选择“坐销”的方式,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建立海内外销售网络,不仅要招募专业人员增加销售成本,又要投入管理资金,过程十分复杂,难度也很高。“坐销”成本小、操作简单,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采取“坐销”方式的出口厂商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这种模式的销售额十分不稳定,企业出于一种很被动的位置。

价格战扰乱秩序

不可否认,以价格拼市场并非完全是坏事,低价策略是一种市场手段。且不说企业采取低价策略是否有利可图,至少赢得了一部分爱贪便宜的消费者。但是当地板产品降价已成行业常态,就会出现众多品牌纷纷加入价格战的局面。要知道,在价格战中,某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谋求销量,以牺牲产品和服务质量来应对,会用最差的原材料去生产价格低廉、质量低劣的产品,这种产品流入市场会加速地板同质化竞争恶化。

产品附加值较低

我国当前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特殊阶段,依靠技术创新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业内共识。近两年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地板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呈现出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等特点。但是由于中国地板产业由于关键技术未能掌握、系统技术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原因,总体而言该产业由于还处在产业链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不高,导致总体上产能过剩、小微企业生存艰难。

行业亟须规范和自律

中国地板产业被技术制约着发展了多年,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走出国门,在行业立足。企业应当在成本价整体水平的前提下约定合理的价格区间,超越这一价格区间即视为恶意竞争,将会受到行业企业联合制裁。“强者愈强”是行业发展的规律,地板企业不应该抱残守旧、被动等待,小企业应该潜心发展细分市场,做好“小而美”的领域,特别是投入发展独特的、核心产品;而大企业则应该稳守主战场,发展辅助战场。

地板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企业走出桎梏需循序渐进


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地板行业产能过剩

当前,我国地板产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反映出长期粗放式产业发展方式导致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形成的是一种“结构性产能过剩”,其特点是低水平、同质化的产能过多,高端产能缺乏。虽然我国地板总产量位于世界前列,但落后产能过剩,大量地板需要淘汰,高端领域所用优质地板却供不应求,有的品种还处于空白,特别是在民用地板领域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导致我国地板产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比较落后。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创新能力不强,同行企业扎堆在中低端市场拼杀,打“价格战”,新技术、新产品难以满足需求。行业发展方式粗放,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导致行业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

地板企业缓解产能过剩需循序渐进

在与外资企业抗衡较量中,国内地板企业守着庞大的国内市场去做低端产品,却毫无竞争力可言,确实尴尬。产能过剩不仅浪费资源,对企业和产业本身而言也意味着很大的困难,影响不可小觑。因此,地板业化解产能过剩已迫在眉睫,应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呢?

首先,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能力,实现由传统的以生产型为主向生产服务型的转变,由传统地板向绿色地板工业的转变,由中低端地板向高端地板转变,由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从而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其次,大力推进淘汰落后和技术创新。强化行业准入,严格限制新增落后产能,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规模不经济、低端产能地板企业的淘汰力度。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尽快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补偿机制及其实施细则,建立激励机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除此以外,积极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各项环保政策,旨在利用政策倒逼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促进地板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制定和完善产业标准迫在眉睫,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不仅可以有效的对地板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又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自动淘汰和抑制落后产能。

在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凸显的行业现实面前,地板企业的发展也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地板企业化解产能过剩也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借助外界的有利条件,才能最终走出产能过程的桎梏。

圣象地板多批次产品检测合格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圣象地板向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给消费者一个优质的家居环境。圣象地板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经过严格先进的制造技术工艺、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质量控制、过程检验。每一个圣象人都以生产一块安全环保的地板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与此同时,圣象地板多年来都坚持每一批新产品都送到国家质检部门进行检验,并且送检的每一批次的产品均由国家木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全部合格。这些优质的产品,成就了今天销量6亿平米,消费者超1500万户的圣象,而圣象地板强大的产品自信心均来自圣象一直秉承的绿色产业链战略。

圣象的“绿色产业链”即“健康品质链”,是以消费者健康、舒适和品质生活体验的需求为核心,以制造更高性价比、环保的木地板产品为基础,而横向全球一体化,纵向贯通上下游,涵盖速生林、基材、工厂、研发、设计、营销、服务7大环节,全程控制绿色品质的木业产业链管理体系。

而作为中国家居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地板业“绿色产业链”战略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圣象地板在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整合、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等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建立了一条完整的绿色产业链,同时也打造了一条全程品质自控的品质链,这不仅奠定了圣象的长青基业,也保证企业可以持续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环境友好型产品,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声音让每一个国人都欣喜,也让圣象更加清楚身上的重任。“房子是用来住的”是国家要每一个国人过好生活的决心,而让每一个圣象的用户用好地板,住好房,过健康生活,是圣象永不止步的追求。

地板行业竞争存“怪象”需抓住问题实质


目前,随着地板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在这白热化的竞争当中难免有不少地板企业采取了不正当的方式,或者是部分企业竞争追求表象,过于片面化导致自身反而是折戟沉沙。

过于追求明星效应

地板企业产品高端化发展的道路上,公关促销作为企业产品形象提升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企业如果将明星作为高端产品的唯一手段,追求轰动效应,则会使企业产品成为“低俗化”象征,树立了贵族化目标,产品却在向小丑化迈进。

在明星的选择上,我国产品成功者寥寥,在明星的选择和公关促销上,大多数企业没有具有长期的规划,无法选择符合企业形象和产品内涵的明星,更谈不上如微软和苹果等其企业去塑造明星。

产品未深入挖掘内涵

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积累的高端产品通常才能够打动消费者付出相对较高的价格,为此高端产品在文化内涵打造不遗余力,在科技研发投入花费巨资。品牌故事,新产品研发,时尚潮流等产品内涵才是高端化产品的重要基础。

缺乏创新的产品组合模式

众所周知,高端产品依托产品的稀缺性获得较高的单品收益,但其巨大的广告投入、员工成本、研发投入等使得大多数产品经营难以获得较为丰厚的商业回报。因此,利用高端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扩大销售成为大多数奢侈品企业的商业模式,而不少地板企业,在产品线尚未成熟的前提下,匆忙推出高端产品,进行大量的市场投入,使得企业高端化之路难以为继。

忽视企业整体运作

高端产品具有特殊的运作模式,其从研发、采购、生产和营销都具有特殊的商业规律和模式。目前许多的奢侈品已经“不是生产真正奢侈的商品,而是要在削减成本的同时质量能够继续保持上乘”。因此,重视整个高端产品产业链中的一环的独特化,难以使企业持续发展,整体的商业化运作,才能够保持品牌的生命力。

作为定位高端的地板产品,立足于产品本身的价值,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市场的考验,才能够真正的创造属于中国地板行业的高端产品。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