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测,在未来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将实现2倍增长,从2012年的不足2000万个节点增长至2017年的9000多万个节点。其中主要驱动力是越来越多的服务供应商涌入托管式家居控制领域。到目前为止,ZigBee和Z-Wave深受大量托管服务供应商的青睐。随着市场开放,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被看好,智能家居市场发展注重品牌和市场定位,未来发展普遍要求提高性价比。

科技发展催熟智能家居市场

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7月,有关智能家居的关键词搜索量与2010年同期相比翻了5倍以上,且7月同期环比增长33.3%。在这些搜索中以智能照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电等为主的关键词逐步替代了智能安防、楼宇对讲等传统的智能家居关键词。从中我们看到了智能家居市场在这两年正迅猛发展,用户认知度也正不断提高。

智能家居市场也存在市场分布不均、资金支持力度相对缺乏等问题。从2011年全国智能家居需求来看,以广东、深圳为主的华南地区占到总需求量的61%,其次以上海为首的华东地区占16%,以北京为首的华北地区占10%,以重庆为首的华中地区占9%,其它地区均占2%一下。可见,目前智能家居市场还主要集中在沿海及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

人们对智能家居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化、云端融合、人机交互已成行业发展趋势。对此业界专家指出,只有第一时间洞察用户需求,并拥有迅捷的产品创新研发能力,才能在地板智能化浪潮中居于领先地位。未来的智能地板究竟会如何发展?小编认为,智能地板未来的发展有四大趋势:感知更加智能化、业务更加融合化、终端更加集约化、终端接入无线化。

智能掌控融入传感技术

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智能地板传感终端将具备对环境的判断可自适应、自诊断及自修复功能,有效提升智能地板各应用的动态智能协同感知。另外,随着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对3G网络及应用的快速推进,依托当前最新的3G网络优势,结合智能地板应用特点,通过3G手机实现可视对讲、远程家电控制、安防监控、远程医疗等业务,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对“家”的智能掌控。

无线网络满足消费诉求

目前,在智能地板的施工中,因房屋在建设初期考虑不足而未能预留网络管线,只能考虑通过打墙、挖地等方式重新铺设管线,造成了施工造价较高且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而通过无线传输的灵活性、移动性和可扩展性满足了人们对于灵活、便携、无所不在的诉求。因此对于智能地板应用终端在家庭网络内的接入方式在未来从有线走向无线的总趋势是无法逆转的。

编辑推荐

想吃好智能家居这块“肥肉” 衣柜企业需谨慎


“肥肉”都想自己吃,智能家居单打独斗,用户体验差

近两年来,衣柜行业的智能家居基本已经实现从单品智能走向互联互通的阶段。但分析智能家居市场可以发现,各大衣柜企业都在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尽管单品的智能化已经大大提高,但不同品牌之间的衣柜产品并不能互联共通。以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衣柜为例,每一个产品都有各自的标准以及内容服务体系,不同品牌间的互联网终端设备无法实现兼容。

用户购买多个产品,需要同时操控多个APP,严重影响体验。事实上,在各家企业建立智能家居系统平台的时候都标榜开放,但每一家都不想轻易放弃这块智能家居“肥肉”,都只想把用户流量等资源留在自己的平台上,结果导致目前尚未有一个衣柜企业是真正加入了别的衣柜企业所搭建的平台的。而且,随着企业投入的逐步增加,一起合作的机会似乎也越来越渺茫。

模式不成熟的智能家居市场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各自为政”所带来的必然是用户体验差,消费者看不到智能家居的价值自然就不会接受和购买,这是导致当下智能家居市场无法爆发性增长的原因之一。而且,对于衣柜企业来说,智能家居目前尚未出现成熟的商业模式,这也是阻碍智能家居快速普及落地的原因。据了解,目前绝大部分衣柜厂商还是要依赖于卖智能衣柜、智能控件等硬件来获得收入。

智能家居产品消费者谈的多买的少

说起市面的智能家居产品,消费者虽然关注但却很少购买体验,基本上成了商家的"一厢情愿"。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家居产品功能不行是主要原因。像在普通家庭常用的设备如智能插座、智能开关、智能窗帘等等,这些智能产品存在着共性,即产品+智能手机APP的控制模式,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即可控制家中的一切。听上去这种生活模式帅呆了,不仅控制方便,还能实现到家即可享受一步到位的服务。

但其实,由于各个产品来自于不同的厂家,其内部协议并不统一,智能家居产品"单兵作战"能力尚可,但想实现个性化家居场景体验,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专属APP,这对用户来讲,毫无智能体验可言,看到满屏的智能家居APP,先不说操控起来不方便,就是一一实现手机绑定也是个系统工程!再者,目前市面在售智能家居产品类别差异不大,功能更是惊人的相似,这让有需求的用户选购起来都比较困难,价格也是千差万别,索性持观看态度了解一下其他用户的使用情况。

尽管智能家居近几年很火,但家居行业若不在意客户需求,也不仔细更进消费者在真实使用的场景上多费功夫,而选择一味的“单打独斗”,争取自身品牌资源的扩张,那所谓的智能化家居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可行度不高。由此,从整个衣柜行业来看,企业者应多研发可行度高的智能家居产品,让各家居品牌智能化之间可互通连接,让消费者真实的感受智能化带来的科技感与方便度。所以,衣柜企业想吃好这块”肥肉“还需企业挖掘更多可行的场景与方案,谨慎选择。

智能家居趋势明显 智能地板有待深入开发


智能家居用户需求变化预测

根据智装委的分类,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共分为二十个类别包括:控制主机、智能照明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家庭背景音乐、家庭影院系统、对讲系统、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电锁门禁、智能遮阳、智能家电、暖通空调系统、太阳能与节能设备、太阳能与节能设备、自动抄表、智能家居软件、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运动与健康监测、花草自动浇灌、宠物照看与动物管制,各个类别智能家居系统产品都将得到一定的发展。

除此之外,智能家居建材的诞生是为人类繁琐的生活做减法,对此,用户对智能产品的人性化和个性化需求会要求更高。考虑到用户想用一种循序渐进的过渡的方式去完成普通家居向智能家居的转换,从单品向综合整体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变化,所以,相比起成套的智能家居产品,多数用户还是更青睐购买单品进行体验。

智能地板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

智能掌控趋势。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智能地板传感终端将具备对环境的判断可自适应、自诊断及自修复功能,有效提升智能地板各应用的动态智能协同感知。

无限网络覆盖趋势。通过无线传输的灵活性、移动性和可扩展性满足了人们对于灵活、便携、无所不在的诉求。因此对于智能地板应用终端在家庭网络内的接入方式在未来从有线走向无线的总趋势是无法逆转的。

终端集中趋势。智能地板业务融合度的提升,家庭网络中的智能地板终端功能将更加集中。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终端模块化加载和自动发现协议,终端接入家庭网络会更加自动化,实现即插即用。

业务融合趋势。现有的智能地板业务多呈现出一种孤岛状,各业务的互通性和融合性较低,这样不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服务。因此,通过促进智能地板业务传输协议的IP化,提升业务之间及相关平台的融合度,同时结合电信运营商以家庭网关构建的家庭网络及电信大网能力,借助智慧社区的驻地网,打通、融合智能地板各子网应用,提升整体业务体验。

网络技术还在不断创新,智能化已成各大地板企业抢占行业地位的核心领域。把握趋势,掌握地板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不但有助于地板企业的目标确立,还有助于推动地板企业的转型升级。尽管智能地板在目前的中国并未大力推广和广泛使用,但趋势已来,实现就是不久的事。

智能家居切勿“纸上谈兵”衣柜企业需“实在”赢得市场


“纸上谈兵”的智能家居不切合实际

目前,智能家居产品虽然有很多,但是却没有流行起来,原因何在?

首先,现在的智能家居还不够智能,智能家居厂商所提供的方案只是解决“伪需求”。例如现在我们看到的智能家居产品虽然很多,但是分析一下具体的技术,无非是传统家电或者家用产品安装一个Wi-Fi或者蓝牙接收器,然后增加程控功能,最多再加一个手机APP远程控制。但随之而来问题在于,家电很多是不需要这些功能的。除了空调、热水器等需要提前开启的设备,远程控制有点作用外,其他大多数家电并不需要远程控制。

手机控制灯光开启只是少走两步路,手机控制电饭锅、洗衣机,并不能让米和水自动“跑到”锅里,让脏衣服自动“跑到”洗衣机里。

现在所谓的智能家居,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连门都没有入”,“联网控制家居”的名字也许更为合适。

智能家居的未来之路

众所周知,家庭娱乐最早是收音机,后来有了提供图像的电视机,之后是录音机、录像机、DVD,最终PC统一了家用娱乐平台。如今是智能电视与盒子成为家用娱乐平台的主流。

每一种新产品都比旧产品有更好的体验,同时价格也能被家庭用户所接受,而智能家居要流行,必须也做到体验更好且价格可以被接受。

一个能联网、可以用手机APP控制的洗衣机就算智能家居,但是对用户来说,用手机APP遥控并不比用按键操控更方便,所谓的“智能”用户并不买账。而能自动收集脏衣服、自动清洗、自动晾干、自动把干净衣服放进衣柜的综合洗衣设备,才是智能家居。这种洗衣机卖1万元人民币也会有人买单,因为它改变了人们洗衣服的方式,有更好的体验。当然,这种洗衣机如果卖100万,也不会进入家庭,因为这个价格超过了普通家庭能够接受的范围。

的确,目前映入眼帘的智能家居产品,更多的却是各种新奇的小玩具,并不是成熟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现在的所谓的智能家居,还停留在控制一些开关——灯,空调,微波炉等等这些事情。但这些事情真的是消费者所追求的智能么?对消费者来说,我用遥控开关或走两步路就可以直接把灯关了,为什么还要增加几百块钱的额外花费,然后在手机进行一番反复的操作才把灯关掉?因此,衣柜企业发力智能家居,亟需谨慎而为,要从实际出发,真正研发出利民的智能化产品,才能赢得市场与口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