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危机凸显各类不良竞争涌现

长此以往的“亚健康”运营模式成为企业的致命伤,部分中小企业被拖累到出局成为必然结果。然而,除了外部环境,内在的恶性竞争也在吞噬纸箱行业的好光景。为了维系客户、保证有生意可做,一些企业不惜以“保本”姿态卖货,加重了更多中小型纸箱厂倒闭风险。“价格多低的生意都有人做!”现在看来,比“倒闭潮”更可怕的是“低价竞争”。

在买卖市场里,买东西嘛,当然要挑便宜的买,可关键的问题却是,在客户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鉴别的情况下,卖家无底线的经营,最终扰乱了市场,出现了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业的错误现象。

1、饿死同行

比如在同一个地区,有50家同类型的家居建材厂,而同一个地区里有50家需要建材的经销商,如果有一家家居建材厂用低价搞定了10家家居建材的经销商,那剩下的40家家居建材厂就只有40个机会了,接不到订单的就直接饿死。长此以往,市场就被扰乱。

2、累死自己

家居建材厂毛利率控制在20%左右属于正常范围,可实际上有的厂家为了有生意做,毛利率5%也在接,有的2%,甚至更低。接到单了,当然高兴,小作坊热火朝天日夜不停地赶着工期,营销部天天忙着发单,安排发货。

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家居建材厂的日子真的好过吗?到年底一算账,除去工人工资,房租费,水电费,市场推广费,物流费,卫生费,网络费,电话费,各类罚款,唉,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就剩下三瓜两枣,还不如给别人打工赚的多,何苦呢?

有一句行话叫“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不是内行人永远不知道家居建材行业这水有多深。近段时期,越来越多的家居建材企业负责人抱怨,低价竞争已经扰乱了正常的行业秩序。“不管什么样的产品,总有更低价格的产品出现。不管下游的用户给出的价格有多低,总有人会接单。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价格根本无法保证利润率,如果他们能做,那也肯定是在原材料和工艺上偷工减料了。”长此以往,行业的健康发展势必受到威胁,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一定会下降。

3、坑死下游客户

买家以为占了个大便宜,殊不知最该哭的是自己。经常听到各种客户抱怨问题,殊不知原材料成本上涨严重,各方面成本居高不下,这么低的价格能买来什么样的高质量的建材呢?贪图便宜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不能一味的靠低价去吸引客户,只看中眼前利益的企业在发展上智能越走越窄,而这样的低价竞争也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价格战的博弈中,企业还是要挖掘自身的优势,以好的产品去制胜,完全完胜价格战略。

精选阅读

“哗众取宠”不是长久之计 务实求新才是家居业发展之根本


如今的家居行业,呈现出成本上涨、竞争激烈的行业新常态,各家居厂商为吸引消费者眼球、抢占客户注意力,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在营销模式上,但营销效果却以惨淡者居多。有相关专业人士表示,行业整体的品牌化运营水平依然不高。更有人调侃称,家居业形形色色的营销嘘头,直逼娱乐圈的炒作手段。总结今年行业内各大营销模式,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概念式营销:

所谓概念营销,是指企业在市场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将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加以提炼,创造出某一具有核心价值理念的概念,通过这一概念向目标顾客传播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功能取向,而激发目标顾客的心理共鸣,最终促使其购买的一种营销新理念。市面上流行哪个关键词,就炒作什么。比如“科技”、“环保”,很多时候并不是技术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而是通过嫁接、配套品的搭配来强撑。市场调研是营销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调研才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市场、降低营销风险。概念营销必须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如果概念的运作没有需求为基础的话,消费者一般是难以接受的,即使能够接受概念,也不一定会产生现实购买力,所以,科学合理地做出是否进行概念营销的决策才是重要的。

二、明星营销:

纵观今年家居企业营销活动,“明星活动”成了“重头戏”,可见,明星造势是蓄人气最直接最快捷的手段。家居企业找代言人成了企业的重头戏。企业大了,找一个能体现自身品牌形象的代言人,也是常有之事。但不少企业找代言人根本就没认真想过要传递给消费者什么样的理念。有的企业形象诉求于温馨、家庭,却偏偏找一个未婚的外国明星,最终花费几百万,只能在开业当天博得一个火热场面,而企业也在两三年之后因资金链断裂,最终走向衰败。

三、捆绑型营销:

捆绑销售是共生营销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合作,从而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它作为一种跨行业和跨品牌的新型营销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和运用。通过宣传异业联盟、跨界合作、外界注资等手段,夸大企业自身的实力,其实大多数的合作项目要么并无实质性的进展,要么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而且合作还面临中途各种变故。另外,不是所有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能随意地“捆绑”在一起,要达到“1+l2”的效果取决于两种商品的协调和相互促进。

四、底价营销:

少部分经销商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有时会用尽浑身解数去寻找价格更低,品质更差,在市场上毫无知名度的产品,有些可能存在控制商标的使用权利等等手段来达到他们营销的目的。“最惠”、“钜惠”、“工厂价”、“会员专属价”频频出现,并且还安排内部人员抢购,看上去深谙“饥饿营销”的消费者心理。表面上看,消费者确实得到不小的实惠,节省了资源,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确是最不可取的。底价营销给行业的打击力度,绝对不亚于暴利营销,最终这种方式也会以毁灭性的手段打击整个行业,令人痛恨。

家居企业应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当下的中国家居行业的营销嘘头远不止上述几种,企业对营销的投入要远远大于研发、生产投入。所有置身于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深有体会,现在的家居行业业早已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而营销方式似乎还停留在以前。虽然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提出未来的十五种趋势,其中之一便是要获取“注意力”,但是获取“注意力”早不是靠夸大的“出位”博取短暂的关注,而是需要理性的回归,借由产品和服务陪伴消费者“细水长流”。以上只是家居营销的常见类型,其他如爆破营销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会孜孜不倦地先学习,掌握核心技术,在弯道实现超车,并且不断做管理创新、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对外用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内用管理、文化驱动组织自我革新、生生不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家居企业切勿盲目跟风,做噱头只会被慢慢淘汰掉。

提供增值性服务 地板企业或能有效规避价格战


先天优势非品牌地板价格战激烈

市场行情不好,市场上价格战打得越发激烈,尤其是非品牌,价格压得很低,利润很少。而价格战之所以打得这么激烈,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狼多肉少的竞争格局让地板企业不得不用价格来俘获更多的消费者。品牌和非品牌打价格战的不同之处在于,品牌之间在打价格战的同时,要保证服务,因此价格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压得过低。而非品牌则不用考虑服务等其他因素,价格越便宜消费者越喜欢,所以价格一般都是能压多低就压多低。因此,相对而言,品牌产品基本上很少参与价格战,只是被大趋势改变了之后有部分价格调整。

相对来说,非品牌则更有打价格战的先天优势。业内人士分析称,品牌产品的出厂价比非品牌的高,而且门店的经营费用也相对较高,因此产品不可能卖的特别便宜,最便宜的也比非品牌产品价格高很多,因此在价格竞争上非品牌不战而胜。另一方面,非品牌地板的消费群体比较广泛,很多消费者都认为装修买地板没必要买太好的,基本上差一不二能用就行。相对价格低廉而且质量说得过去的非品牌地板,购买品牌地板的消费者比例并不高,地区的消费观念让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非品牌地板。这两点因素同时也促使非品牌地板价格战的加剧。

现实低价策略对成单没有太大帮助

业内人士分析道,所谓价格战就是频繁的搞活动,活动的嘘头就是降价。但是每次搞活动会投入很多人力和物力的成本,从长远来讲,对品牌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那些参与价格战的品牌只有搞活动的时候才能卖出去货,不搞活动根本卖不出去货。

然而,没有合理的利润来支撑,企业是没有办法往下走的。事实上,低价也未必能够俘获消费者的心。有经销商向记者抱怨,现在市场整体竞争都是从价格上下功夫,但是,低价竞争并不见得是最好的促销策略。降低价格,吸引消费者进店了,但是消费者又会嫌地板卖得太便宜。有一位客户进到店面,看上了店面的几款实木地板产品,询问价格之后,却显得有些犹豫,觉得实木地板太便宜了。“很多消费者还是有一种心理,认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一般的低价策略对成单并没有太大帮助。”

实际上,不参与价格战的品牌,不但能省掉很多活动费用,还可以直接把一部分费用拿出来实实在在地让利给消费者,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可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威信,有利于提升品牌的高度和影响力。因此,很多经销商都更加关注如何规避价格战,跳出价格战的泥潭,从而让企业更加良性健康的发展,而一些经销商也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

应对提供增值性服务来规避价格战

对于品牌产品来说,规避价格战主要是有节奏地搞活动,活动的频率比其他的商家少一点,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小活动,每次选择不同的品类循环来做,把局部的单品进行小幅度的降价,活动结束立马恢复原价。从而巧妙避开价格战的锋芒,既不影响产品整体的价格体系,也更符合消费者优惠购买的心理需求。

另外,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规避价格战。“设计做的更精细、效果更好,施工指导做的更细致,包括一些小的损耗,比如施工工人不小心弄坏了地板,或者磕到边角了,直接给消费者换掉。”给消费者提供增值性的服务是很有效的一种方式。对此,还有经销商认为,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地板在装修中属于低频应用材料,主要做口碑,以熟客或转介绍客户居多,“重点还是要提升售后等设计服务”。

除此之外,在营销方式上的变化也可以让各品牌之间免于恶性价格竞争。而非品牌主要从产品方面入手来规避价格战,比如挑一些花色、款式等比较新颖,质量好、价格适中的产品进行销售,以此摆脱低价竞争。

市场竞争中,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来换取销售额的增长无异于饮鸩止渴。微利时代,如何跳出“价格战”怪圈,摆脱低端的竞争旋涡,值得每个地板企业认真思考。

地板企业如何长久发展?需对症下药!


地板企业发展受阻问题

问题一:产品抄袭现象严重

我国地板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地板企业“高成本”的产品研发投入难以获得销售“高收益”。很多新的地板产品一经推出,往往就被众多中小地板企业直接模仿抄袭。而且,这不仅体现在产品上的模仿,在管理、经营模式甚至品牌宣传上,众多中小地板企业也常采用“拿来主义”。跟风经营成为了这些企业得以生存的保命法则。殊不知,长久下去,它们将无法突围市场,面临淘汰出局的恶果。

问题二:资金缺乏融资渠道受阻

当下,地板市场竞争激烈,且变幻莫测,很多地板企业都难以面对。因为在整个地板行业中,中小地板企业占据了大半部分并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做后盾。在近几年来,因为企业迁移、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张,资金的匮乏更是严重,贷款难、融资难成为一道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难以跨越的门槛。同时,一旦地板市场上风吹草动,则很容易遭遇销售危机,更无法谈及渠道下沉至二三级市场。

问题三:招工难人力资源匮乏

由于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现在的地板生产企业招工难度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在高峰生产时段都没有满员。特别是一线生产工人、内勤和基层业务人员缺口和需求都比较大。尽管今年大多数地板等家具企业将生产工人的工资待遇都进行了提高,同时也将保险、福利、住宿等进行了完善,但不少地板企业的招聘情况依然不很理想,“用工难”已经制约了地板行业长远发展。

地板企业需“对症下药”

一、创新设计,杜绝产品同质化

商品是一切的本源,再有名气的品牌也是从不闻名的商品一点一滴做起来的,衡量商品是否有竞争力的根本不在于是不是名牌,而在于商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独特的消费需要,因而地板企业要让自己的商品能更好的在满足消费者需求,让自己商品的独特卖点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所以企业创新势在必行。

二、洞悉与分析市场,做好企业规划

地板企业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对市场重新进行一轮全面梳理,找出重点市场、次重点市场、培育型市场分别拟定不同的市场进击策略,确保重点市场的投入有保障,做到大投入、大产出,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不受影响;次重点市场则是市场增量的主力军,因为市场即将起势,增长速度要加快,要做到尽可能地快速激发市场潜能。

三、地板企业要完善内部管理系统

内部管理永远是企业“痛点”。当一个企业的员工归宿感不强,员工养成懒散的作风,企业的凝聚力从何来?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流程,客户订货单可以轻易丢失,出现问题员工习惯了推三阻四,企业又谈何发展壮大?地板企业内部的种种管理不善造成的内耗何损失不可估量,影响到企业内部的稳定性和客户合作的信任度的降低,长期以往,内部管理无序、不完善就会成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拦路虎”。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想“抢江山”,就要先稳定“军心”既,即抓好内部管理,才能拥有“能征善战”强大打江山的军队!

后记:

在当下的地板市场上,在这三大问题已经成为行业内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地板企业也都纷纷被困扰在这些问题之中。对于地板企业来说,只有在产品、资金和用工三个方面,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在,并且对症下药才能赢得更为长久的发展。

行业转型,“品牌战”中的地板企业如何转型?


严把质量关,夯实质量基础

质量就是企业主体责任的重中之重。尽管受国内、国际市场大环境影响,地板企业面临着市场不景气、生产成本高等不利因素,但质量问题始终是其坚守的底线问题,地板企业不应舍本逐末,以牺牲质量来博取利益。新国策出台,期待以消费升级倒逼产业升级,而消费者的消费取向一定是质量合格的商品。因此,对地板企业而言,产业升级首先要质量升级,严把质量关,夯实质量基础,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回馈消费者,用消费升级倒逼产业升级。

做好品牌运营,让品牌深入人心

品牌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代表企业的诚信与产品的质量,像李宁,耐克这些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运动服装品牌,他们的衣服成本其实并不高,为什么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呢?就是因为他们的口碑与宣传,这些企业每年都要砸下好几亿来进行产品的宣传,为的就是让他们的品牌深入人心,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对于刚起步的企业来说,品牌运营就显得更为重要。那怎么做品牌运营呢?小编认为中小地板企业应该:①品牌网络推广:包括邮件营销、软文营销、微博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多管齐下,提升品牌形象;②品牌广告发布:根据客户的产品品牌,进行专业的策划制作,在线上进行广告的投放,并对广告发布效果进行跟踪及监控,及时调整广告发布方向。③品牌物流仓储:建立完善的物流仓储网络,保证产品在最短时间内送达消费者手中,提升产品形象,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消费粘性。

仅看当下地板行业,停业修正甚至倒闭的并不少见,不景气的行业,也是这个行业必须经历的一段过程。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地板行业正在经历一次破茧,虽然痛苦,但只要发展方向是良性的,那么地板行业的将来就会大不一样。

中美贸易战打响 地板行业恐受波及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指令有关部门对从中国进口约6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美方就此挑起对华贸易战,中国则丝毫不惧,并在当天回应拟对自美进口的约3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中方对美拟终止减税领域和美方对华征税领域如下:

这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博弈,美方意在遏制中国崛起,控制中美贸易失衡局面,保护己国相关产业,大国博弈百姓受伤,对于木业企业来说,也有两大或将浮出水面的威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人造板出口难

早在2017年12月便认定中国胶合板产业对美国胶合板产业损害成立,还在2018年初正式发布胶合板案反倾销令和反补贴令,平均税率206.34%,惩罚性税率378.26%的裁决正式生效。此次中美贸易战打响,虽然人造板没有被列入加征关税名单,但就美方态度,人造板极有可能进入清单,届时中国人造板企业出口又将提高一系列的关税成本,还可能面临管制情况,市场压力定会倍增。

第二:木材进口难

中国海关在进口时一直是实行鼓励进口的,所以中国在木材进口税率上实行优惠政策,早前的木材进口关税是0%,增值税方面原木是13%,木方是17%。

但是,现在中美贸易战打响,中国拟对美终止一些领域的减税优惠,虽然现在还没有波及木材行业,但进口幅度这么高的木材,指不定何时就会进入停止减税名单,届时木材进口价格必将上涨,中国板材企业也将会受到成本涨价影响。

所以,中国的木材、板材企业,现在就可以行动起来了,中美贸易战来势汹汹,赶紧寻找美国木材的替代产品,找好板材出口的其他出路吧!

文章推荐